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89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在高温环境下光学性能也不会劣化,各种像差被良好地校正,光程长短,而且能确保有足够后焦距的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含有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14、孔径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16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18,按照从物侧到像侧由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14、孔径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16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18依次排列构成。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14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的顺序排列;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16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的顺序排列;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18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七透镜L↓[7]、第八透镜L↓[8]和第九透镜L↓[9]的顺序排列。第一透镜及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及第九透镜由固性树脂材料形成,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八透镜由光学玻璃材料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适合安装于手机等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内置了数码相机的手机中,摄像镜头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采用回流焊接(Reflow Soldering)处理法作为在印刷电路板上实际安装摄像镜头的方法。以下,也可简称回流焊接处理法为回流焊接。回流焊接法是指,在印刷电路板上需连接电子部件处预置焊球,设置电子部件之后加热,利用焊球融化后再冷却来焊接电子部件。 一般来说,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采用实施回流焊接处理的回流焊接工程作为,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电子部件或摄像镜头等部件的实际安装法。通过回流焊接工程,既能降低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部件类的费用,又能保持一定的生产质量。 在制造具有摄像镜头的手机的回流焊接工程中,电子部件当然需要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特定位置上,摄像镜头本身或用于固定摄像镜头的底座也需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 为了降低制造费用以及确保镜头性能,安装在手机上的摄像镜头基本上以塑料材料制造。因而,在回流焊接工程中,为了防止由于在高温环境中摄像镜头产生热变形而不能保持其光学性能,使用了抗热性底座部件以便安装摄像镜头。 即,在回流焊接工程中,先在手机的印刷电路板上装配用于安装摄像镜头的抗热性底座部件,回流焊接工程结束后才将摄像镜头安装入该底座内,从而防止摄像镜头暴露于回流焊接工程的高温环境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可是因为使用了用于安装摄像镜头的抗热性底座部件,使制造工艺复杂,且产生包含了该抗热性底座部件费用的制造费用增加的问题。 另外,近来,考虑到手机会放置于暂时处于高温环境的汽车内等,即使手机本身被置放于15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也需要保证装配于该手机内的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不能劣化。先有的采用塑料材料构成的摄像镜头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要求。 为了实现摄像镜头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其光学性能,可采用以高软化温度的模制玻璃材料形成的摄像镜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这样,因为高软化温度的模制玻璃材料的软化温度能达到几百度以上,虽然可以回避由于高温热环境下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降低的问题,现阶段,由于利用模制玻璃材料形成摄像镜头的制造费用非常昂贵,所以基本上不能普及。 装配于手机等内的摄像镜头,除了上述的热特性外,还必须满足以下与光学特性有关的条件。即,光程长必须短,光程长定义为从摄像镜头物体侧的入射面到成像面(也称为摄像面)的距离。换而言之,在设计透镜时,光程长对摄像镜头的组合焦距的比必须小。以手机为例,该光程长至少要比手机本身的厚度短。 以从摄像镜头像侧的出射面到摄像面的距离而定义的后焦距应尽可能长。即在设计透镜时,应尽可能使后焦距对焦距的比值大。这是因为在摄像镜头和摄像面之间必须插入滤波器或保护玻璃等配件。 除此以外,作为摄像镜头,各种像差及画像的畸变必须被校正到足够小的程度,以致于不被肉眼所感知,且足以满足摄像元件(或称「像素」)的集成密度的要求。换而言之,各种像差需要被良好地校正,以下,也称各种像差被良好地校正了的画像为「良好的画像」。 专利文献1特开平2006-121079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2004-328474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3755149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平2005-0679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适合装配于手机等内的摄像镜头,这种确保了抗热性的摄像镜头,即使在回流焊接工序中,或者装配在手机等内部后即便被暂时放置于设计说明书中的最高温度环境下,光学性能也不劣化。 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光程长短到能装配在手机等内,后焦距长到能在摄像镜头和摄像面之间可插入滤波器或保护玻璃等配件,而且能得到良好的画像的摄像镜头。 解决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摄像镜头含有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孔径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它们按照从物侧到像侧由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孔径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依次排列构成。 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顺序排列;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顺序排列;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顺序排列。 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和第九透镜由固性树脂材料形成;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八透镜由具有高软化温度的玻璃材料形成。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直接结合且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直接结合;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直接结合且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直接结合;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直接结合且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直接结合。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摄像镜头具有孔径光阑(第一光阑)、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第二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它们按照从物侧到像侧由孔径光阑(第一光阑)、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第二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依次排列构成。 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顺序排列;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顺序排列;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顺序排列。 第一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和第九透镜由固性树脂材料形成;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八透镜由具有高软化温度的玻璃材料形成。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直接结合且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直接结合;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直接结合且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直接结合;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直接结合且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直接结合。 这里,固性树脂(Curable Resin)材料为,热固树脂(Thermosetting Resin)材料或紫外光固性树脂(UV-Curable Resin)之一。 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摄像镜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至(12)。 0≤|N2-N1|≤0.1 (1) 0≤|N2-N3|≤0.1 (2) 0≤|v2-v1|≤30.0 (3) 0≤|v2-v3|≤30.0 (4) 0≤|N5-N4|≤0.1 (5) 0≤|N5-N6|≤0.1 (6) 0≤|v5-v4|≤30.0 (7) 0≤|v5-v6|≤30.0 (8) 0≤|N8-N7|≤0.1 (9) 0≤|N8-N9|≤0.1 (10) 0≤|v8-v7|≤30.0 (11) 0≤|v8-v9|≤30.0 (12) 式中, N1第一透镜的折射率 N2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N3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v1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N4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N5第五透镜的折射率 N6第六透镜的折射率 v4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v6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N7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N8第八透镜的折射率 N9第九透镜的折射率 v7第七透镜的阿贝数 v8第八透镜的阿贝数 v9第九透镜的阿贝数 另外,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摄像镜头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九透镜的形状可如下所示。 第二透镜、第五透镜及第八透镜可以由平行平面玻璃板构成。平行平面玻璃板也可称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镜头,具有以下特点: 含有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孔径光阑、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和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 按照从物侧到像侧由上述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上述孔径光阑、上述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和上述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顺序排列构成, 上述第一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顺序排列, 上述第二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顺序排列, 上述第三接合型复合透镜中,从物侧到像侧按照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的顺序排列, 上述第一透镜、上述第三透镜、上述第四透镜、上述第六透镜、上述第七透镜和上述第九透镜由固性树脂材料形成, 上述第二透镜、上述第五透镜和上述第八透镜由具有高软化温度的玻璃材料构成, 上述第一透镜和上述第二透镜直接结合、上述第二透镜和上述第三透镜直接结合、上述第四透镜和上述第五透镜直接结合、上述第五透镜和上述第六透镜直接结合,上述第七透镜和上述第八透镜直接结合、上述第八透镜和上述第九透镜直接结合, 该摄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1)至(12): 0≤|N↓[2]-N↓[1]|≤0.1 (1)0≤|N↓[2]-N↓[3]|≤0.1 (2) 0≤|v↓[2]-v↓[1]|≤30.0 (3) 0≤|v↓[2]-v↓[3]|≤30.0 (4) 0≤|N↓[5]-N↓[4]|≤0.1 (5) 0≤|N↓[5]-N↓[6]|≤0.1 (6) 0≤|v↓[5]-v↓[4]|≤30.0 (7) 0≤|v↓[5]-v↓[6]|≤30.0 (8) 0≤|N↓[8]-N↓[7]|≤0.1 (9) 0≤|N↓[8]-N↓[9]|≤0.1 (10) 0≤|v↓[8]-v↓[7]|≤30.0 (11) 0≤|v↓[8]-v↓[9]|≤30.0 (12) 式中, N↓[1]:上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 N↓[2]:上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 N↓[3]:上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 v↓[1]:上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 v↓[2]:上述第二透镜的阿贝数 v↓[3]:上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 N↓[4]:上述第四透镜的折射率 N↓[5]:上述第五透镜的折射率 N↓[6]:上述第六透镜的折射率 v↓[4]:上述第四透镜的阿贝数 v↓[5]:上述第五透镜的阿贝数 v↓[6]:上述第六透镜的阿贝数 N↓[7]:上述第七透镜的折射率 N↓[8]:上述第八透镜的折射率 N↓[9]:上述第九透镜的折射率 v↓[7]:上述第七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堂智
申请(专利权)人:里程碑株式会社堂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