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71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碎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破碎机,包括有破碎机本体,破碎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出料口,破碎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的破碎仓,破碎仓沿背离第一出料口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破碎仓上远离第一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叶片,叶片与破碎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转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破碎齿,破碎仓上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破碎机使破碎形成的涂料不会出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破碎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碎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切割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破碎机。
技术介绍
粉末涂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料按一定的计量比通过预混合、熔融挤出混合、冷却的工序将多种原料成型为一体,并在破碎机、研磨机的作用下将片材状的材料研磨成粉末状。破碎机利用两根相互交错设置的粉碎辊进行粉碎,但是,在通过破碎机对片状的涂料进行破碎过程中,会有一些碎屑粘在粉碎辊上的粉碎齿上,这些碎屑不仅会影响粉碎质量,还会对粉碎齿造成损害。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08622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塑料粉碎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口、出料口及粉碎装置,粉碎装置设置于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粉碎装置包括两根并排设置的粉碎辊,粉碎辊与一驱动装置相连;粉碎辊包括左粉碎辊及右粉碎辊,左粉碎辊上环形均布有复数排左粉碎齿,右粉碎辊上环形均布有复数排右粉碎齿,左粉碎齿与右粉碎齿相互交错设置;左粉碎辊的底部,相邻左粉碎齿之间分别设有一左刮板,左刮板底部安装于机架上,顶部与左粉碎辊之间距离为0㎜~2㎜;右粉碎辊的底部,相邻右粉碎齿之间分别设有一右刮板,右刮板底部安装于机架上,顶部与右粉碎辊之间距离为0㎜~2㎜;左刮板与右刮板的顶部设置于出料口的上方,且左刮板与右刮板之间所构成的夹角为60°~150°。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左刮板和右刮板,当左粉碎辊和右粉碎辊在转动过程中,左刮板和右刮板将粉碎齿之间的碎屑清除。因为粉末涂料在自动流水线的生产过程中,若进行破碎的片状的涂料原料未完全冷却,会导致片状的涂料原料具有较大的柔性而脆性较小,而该种特性的涂料原料在破碎过程中容易导致破碎不完全,各破碎形成的涂料之间容易连接在一起,破碎效果差。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因为粉末涂料在自动流水线的生产过程中,若进行破碎的片状的涂料原料未完全冷却,会导致片状的涂料原料具有较大的柔性而脆性较小,而该种特性的涂料原料在破碎过程中容易导致破碎不完全,各破碎形成的涂料之间容易连接在一起,破碎效果差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破碎形成的涂料不会出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破碎效果好的一种破碎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破碎机,包括有破碎机本体,所述破碎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破碎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的破碎仓,所述破碎仓沿背离第一出料口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破碎仓上远离第一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叶片,所述叶片与破碎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破碎齿,所述破碎仓上远离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有破碎机本体,在破碎机本体上设有第一出料口,在破碎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呈圆柱形的破碎仓,破碎仓为中空设置并与第一出料口连通,在破碎仓上远离第一出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设置在破碎仓内部的转杆,且转杆与破碎仓为同圆心设置,在转杆上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叶片,且叶片与破碎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在转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破碎齿,电机带动转杆转动,由于破碎齿沿背离第一出料口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当经过破碎机本体破碎成的涂料通过第一出料口进入到破碎仓内,在叶片的带动下将涂料向靠近电机的一端移动,同时涂料在移动过程中在破碎齿的作用下进一步破碎,当涂料进一步变小后通过叶片与破碎仓内壁之间的间隙向背离电机的一端移动,并通过破碎仓上远离电机的一端上的第二出料口排出,较大的涂料只能残留在破碎仓内直至其大小能够通过叶片与破碎仓内壁之间的间隙,保证了排出的料品颗粒大小均匀,不会出现连接在一起的情况,破碎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仓上远离第二出料口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电机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破碎仓上远离第二出料口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螺栓与电机连接,该设计使方便将转杆和叶片安装到破碎仓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通孔,若从第一出料口排出的涂料粘接现象严重时,能够通过通孔连接外部的冷却空气进行冷却,保证了破碎仓对涂料的破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破碎仓上设有设置在电机与第一出料口之间的第三出料口,所述破碎仓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出料口连通的储料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破碎仓上设有设置在电机与第一出料口之间的第三出料口,当从第一排料口排出的涂料量较大而使破碎仓内的机构来不及破碎时,来不及破碎的涂料能从第三出料口排出至与其连通的储料盒内暂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盒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收集盒、第二收集盒,所述储料盒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出料口连接的筛板,所述第一收集盒位于筛板的下方,所述筛板上远离第三出料口的一端伸入第二收集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料盒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收集盒、第二收集盒,第一收集盒设置在第二收集盒与第三出料口之间,在储料盒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出料口连接的筛板,从第三出料口排出的涂料排至筛板上,颗粒较小的涂料落至设置在筛板下方的第一收集盒内,由于筛板上远离第三出料口的一端伸入第二收集盒,使残余在筛板上的涂料能够落至第二收集盒中,第一收集盒内的涂料能够直接进入下一工序中,第二收集盒内的涂料需要重新进行破碎处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沿背离第三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板沿背离第三出料口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能够加快其上涂料的流动,加快筛分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筛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一收集盒滑动方向的竖直平面呈垂直设置,在挡板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涂料落到储料盒之外。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片状的涂料在破碎机本体的作用下出来哦破碎不完全的情况时,在破碎仓内的叶片与破碎齿的作用下对涂料再次进行破碎,且只有达到破碎效果的涂料才能从叶片与破碎仓内壁之间的间隙移动到第二出料口并排出,保证了对涂料的破碎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破碎机的剖视图,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关系;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用于体现A部的结构设计;图中:1、第二出料口;2、第一出料口;3、破碎机本体;4、电机;5、第三出料口;6、储料盒;7、第二收集盒;8、第一收集盒;9、筛板;10、破碎仓;11、叶片;12、固定板;13、通孔;14、破碎齿;15、转杆;16、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碎机,包括有破碎机本体(3),所述破碎机本体(3)上设有第一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本体(3)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出料口(2)连通的破碎仓(10),所述破碎仓(10)沿背离第一出料口(2)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破碎仓(10)上远离第一出料口(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上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叶片(11),所述叶片(11)与破碎仓(1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转杆(1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破碎齿(14),所述破碎仓(10)上远离电机(4)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碎机,包括有破碎机本体(3),所述破碎机本体(3)上设有第一出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机本体(3)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出料口(2)连通的破碎仓(10),所述破碎仓(10)沿背离第一出料口(2)的方向倾斜向上设置,所述破碎仓(10)上远离第一出料口(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上固定连接有呈螺旋状的叶片(11),所述叶片(11)与破碎仓(10)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转杆(1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破碎齿(14),所述破碎仓(10)上远离电机(4)的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仓(10)上远离第二出料口(1)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通过螺栓与电机(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碎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新鹏许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展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