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70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缓冲底座、第一电机、壳体和研磨棒,所述缓冲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顶端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风机与风腔相连通,所述冷凝管顶部靠近进料口的一端竖向安装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竖向穿过壳体的顶端,所述冷凝管顶部的另一端竖向安装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竖向穿过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进料口,在进料口的内部固定有第三电机以及打碎叶片,便于首先将物料进行打碎,得到较小颗粒的物料,便于后续的研磨,且物料颗粒较小时,研磨棒旋转带动物料翻滚,物料与物料以及与研磨珠、研磨棒的接触面大大提高,研磨效率大大提高,研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研磨机
本技术涉及研磨机
,具体为一种卧式研磨机。
技术介绍
研磨机适用于油漆、油墨、颜料、塑料等浆料的制造,研磨机是高粘度物料最有效的研磨、分散设备,主要用于各种油漆、油墨、颜料、塑料、化妆品、肥皂、陶瓷、橡胶等液体浆料及膏状物料的研磨,研磨机通常分为卧式研磨机和立式研磨机。以一种卧式研磨机为例,目前的卧式研磨机在高速转动的情况下,物料与研磨棒发生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易于使得物料融合粘黏在一起,形成块体,易于贴覆在壳体的内壁上,不利于研磨,且摩擦产生的热量易于对装置的零部件造成损坏,减短使用寿命,而传统的散热方式多为直接使用风机进行散热,但由于研磨时,物料颗粒较小,风机易于吹动物料,造成浪费,且污染工作环境,同时传统的研磨装置的研磨方式较为单一,且没有进行分级研磨,研磨效果较差,研磨效率较低,传统的此类装置出料时,不易于出料,使用不便,且传统的研磨装置上的研磨棒多为固定制式,若存在损坏时,无法进行更换,不便于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研磨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研磨时易于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缓冲底座(1)、第一电机(5)、壳体(10)和研磨棒(2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座(1)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且液压伸缩杆(2)的顶端安装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9),所述工作台(3)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壳体(10),且工作台(3)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横向固定有辊轴(9),所述辊轴(9)横向穿过壳体(10)延伸至壳体(10)的内部,所述壳体(10)内部的辊轴(9)上均匀固定有固定块(22),所述辊轴(9)下方的壳体(10)的内部横向安装有研磨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缓冲底座(1)、第一电机(5)、壳体(10)和研磨棒(2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底座(1)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2),且液压伸缩杆(2)的顶端安装有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的底端安装有第二电机(19),所述工作台(3)顶部的一端安装有壳体(10),且工作台(3)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横向固定有辊轴(9),所述辊轴(9)横向穿过壳体(10)延伸至壳体(10)的内部,所述壳体(10)内部的辊轴(9)上均匀固定有固定块(22),所述辊轴(9)下方的壳体(10)的内部横向安装有研磨盘(16),所述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杆与研磨盘(16)的底端连接,所述研磨盘(16)的上方均匀填充有研磨珠(15),所述壳体(10)顶部靠近第一电机(5)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7),且进料口(7)内部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电机(25),所述第三电机(25)的底端安装有转轴(24),且转轴(24)上均匀固定有打碎叶片(23),所述壳体(10)远离第一电机(5)的一端安装有盖体(17),所述壳体(10)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风机(13),所述壳体(10)侧壁的内部设置有风腔(6),且风腔(6)的顶端安装有冷凝管(11),所述风腔(6)的底端固定有出风管(18),且出风管(18)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珮虹刘跃温金金王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派尔尼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