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6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1)、盖板(5)底座(7)、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组合而成,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端,所述底座(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从上自下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通过过滤装置对空气进行过滤并且加入霍加拉特剂层,过滤效果显著,通过可吸附式的引流板对空气中的灰尘以及絮状物进行吸附,有效缓解过滤装置堵塞的问题,并通过风扇上置,解决了引流板阻流的问题;该空气过滤器不仅过滤效果好,出风柔和,冬天使用时不会以为出风量过大对人体带来不适感,使用成本降低,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类流行性传染疾病的频繁来袭。近70%的疾病根源于室内空气污染由于室内环境的恶化,污浊的空气已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根据美国环保署的研究,人们在室内接触的空气污染物的平均程度是室外的2-5倍,严重时甚至可达100倍,也就是说我们每说一分钟的话就会有数千万个污染物通过空气进入我们的肺部,这些污染物包括:细菌、病毒、尘螨、有害气体、粉尘、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这些空气中的杂质损害着我们的身体。空气过滤器渐渐走入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空气过滤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中的污染物,有效提高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在居家、医疗、工业领域均有应用,最主要的功能是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包括过敏原、室内的PM2.5等,同时还可以解决由于装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室内、地下空间、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空气污染问题。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中空气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使用空气过滤器净化室内空气是国际公认的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之一。市面上大多数空气过滤器都主要通过滤网的过滤来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简单的滤网往往对空气过滤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证明,这种纯滤网结构的过滤器存在严重的灰尘堵塞问题,即便用较短时间后,灰尘也会将过滤器滤网毛孔堵住,导致进风量显著减少的同时过滤效果下降甚至起到反作用,只能频繁的更换滤芯以保证空气净化的效果,但极大的增加了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成本,不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该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盖板底座、风机、过滤装置以及引流板组合而成,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风机、过滤装置以及引流板从上自下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风机设于出风口端,使进口端的进风量有保障,若设置在进风口端,内部的引流板会对空气流动方向造成影响,从而减少进风量,而引流板可对进入的空气中的灰尘以及絮状物进行吸附,减少杂物对过滤装置的堵塞,而底座可为配重块,降低装置整体的重心。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设有网格,防止外部物体接触到风机,进风口通过底座架空,形成架空层。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装置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干燥剂层、活性炭层以及霍加拉特剂层,过滤效果相较于单纯的滤网形的过滤装置效果更好。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部设有卡槽,用于拆卸与安装引流板。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引流板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壳体连接并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引流板通过外部插入导向槽,并与壳体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向槽靠近壳体内壁的一端向上倾斜,根据装置大小不同角度保持在15°-30°之间,一定的大角度可减小对进风口的阻碍同时起到引流作用,经过多次引流板引导,可保证进风更柔和。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流板包括:连接头以及与连接头连接的挡板,挡板置于壳体内部,连接头置于导向槽内。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头的连接处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弹性卡块,弹性卡块可卡入卡槽111,便于拆卸与安装。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挡板表面设有粘粘层,通过粘粘层对空气中的大颗粒或絮状物进行粘粘吸附,一定时间后可将引流板拆卸清洗并重新安装使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引流板的数量至少为3个且相互交错叠加,根据装置大小设置层数,层数越多吸附效果越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结构简单,通过过滤装置对空气进行过滤并且加入霍加拉特剂层,过滤效果显著,通过可吸附式的引流板对空气中的灰尘以及絮状物进行吸附,有效缓解过滤装置堵塞的问题,并通过风扇上置,解决了引流板阻流的问题;该空气过滤器不仅过滤效果好,出风柔和,冬天使用时不会以为出风量过大对人体带来不适感,使用成本降低,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的盖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的引流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图1-图3示出了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该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1、盖板5底座7、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组合而成,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端,所述底座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从上自下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风机设于出风口端,使进口端的进风量有保障,若设置在进风口端,内部的引流板会对空气流动方向造成影响,从而减少进风量,而引流板可对进入的空气中的灰尘以及絮状物进行吸附,减少杂物对过滤装置的堵塞,而底座可为配重块,降低装置整体的重心;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出风口51,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进风口6,出风口设有网格,防止外部物体接触到风机,进风口通过底座架空,形成架空层;所述过滤装置3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干燥剂层31、活性炭层32以及霍加拉特剂层33,过滤效果相较于单纯的滤网形的过滤装置效果更好;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内部设有卡槽111,用于拆卸与安装引流板;所述引流板4通过所述导向槽11与所述壳体1连接并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引流板通过外部插入导向槽,并与壳体连接;所述导向槽11靠近壳体1内壁的一端向上倾斜,根据装置大小不同角度保持在15°-30°之间,一定的大角度可减小对进风口的阻碍同时起到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1)、盖板(5)、底座(7)、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组合而成,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端,所述底座(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从上至下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该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主要由:壳体(1)、盖板(5)、底座(7)、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组合而成,所述盖板(5)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端,所述底座(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风机(2)、过滤装置(3)以及引流板(4)从上至下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上设置有出风口(51),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进风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干燥剂层(31)、活性炭层(32)以及霍加拉特剂层(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净化除味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有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内部设有卡槽(1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洁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