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包括呼吸器箱体和封闭式呼吸面罩,所述呼吸器箱体内设置有吸气净化系统和呼气净化系统,所述呼吸器箱体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温灭菌装置、冷却装置和加湿洗气装置;所述呼气净化系统包括呼气高温灭菌装置和呼气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呼吸器可以将呼入的气体进行高温杀菌灭毒,然后提供给使用者洁净的空气,同时将使用者呼出的空气进行高温杀菌灭毒再进行排放,可以保证排入到环境内的空气无细菌与病毒,进而保护患者所在区域内空气的洁净,从而降低医务人员或其他接触人员被传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
本技术属于防护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常常佩戴口罩和身穿防护服进行工作,但是其环境内还是会存在病毒,不能从根源上制止传染,且较为浪费防护用品。同时,口罩或者是防毒用品多数是通过过滤达到防护的作用,但是过滤仅仅是实现与病毒在一定程度上的隔离,而不能消灭病毒,还是存在较大的致病可能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既可以净化医务人员或其他在染毒区工作人员吸入的气体,也可以净化患病人员呼出气体的装置,以降低其所在区域的病毒存在几率,进而防止其他人员被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该呼吸器可以将呼入的气体进行高温杀菌灭毒,然后提供给使用者洁净的空气,同时将使用者呼出的空气进行高温杀菌灭毒再进行排放,可以保证排入到环境内的空气无细菌与病毒,进而保护患者所在区域内空气的洁净,从而降低医务人员或其他接触人员被传染的可能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包括呼吸器箱体和封闭式呼吸面罩,所述呼吸器箱体内设置有吸气净化系统和呼气净化系统,所述呼吸器箱体上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吸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温灭菌装置、冷却装置和加湿洗气装置,所述进气口与高温灭菌装置相连通,所述冷却装置分别与高温灭菌装置和加湿洗气装置相连通,所述加湿洗气装置通过吸气软管与所述封闭式呼吸面罩连接;所述呼气净化系统包括呼气高温灭菌装置和呼气冷却装置,所述呼气高温灭菌装置的一端与呼气冷却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呼气软管与封闭式呼吸面罩连接,所述呼气冷却装置连通出气口。在本设计方案中,设置封闭式呼吸面罩、吸气净化系统和呼气净化系统,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吸入的空气为通过吸气净化系统净化后的无菌空气,呼出的气体经过呼气净化系统净化后再排出,可以保证吸入和排出的气体均无菌无病毒,可以避免感染病毒,同时可以保证环境内空气洁净。吸气净化系统采用高温灭菌装置对空气先行进行杀菌灭毒,再由冷却装置将高温状态下的空气冷却,之后再由加湿洗气装置将气体进行加湿从而得到适合呼吸的湿润的洁净气体;呼气净化系统采用呼气高温灭菌装置将呼出的空气先进行杀菌灭毒,再由呼气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排放。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呼吸面罩上设置有通气管,其中所述吸气软管和呼气软管均与通气管连接,且所述通气管与所述吸气软管和呼气软管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呼吸阀。其中,所述吸气软管和呼气软管采用医用橡胶或塑料制成。在本设计方案中,通气管处设置呼吸阀可以保证呼气时由呼气软管排出气体,吸气时由吸气软管吸入气体,同时,采用医用橡胶或塑料制成吸气软管和呼气软管便于移动,折叠与存放,便于使用。进一步地,所述高温灭菌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和对第一进气管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外壁上包覆有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循环缠绕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管壁上,且所述加热元件的外侧包覆有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二进气管和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进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洗气装置包括供气泵和洗气加湿罐,所述洗气加湿罐内盛放的为纯净水,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供气泵的一端,所述供气泵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进气管接入洗气加湿罐,且所述第三进气管置于纯净水的内部,所述吸气软管与洗气加湿罐连通,且所述吸气软管置于纯净水的外部。在本设计方案中,空气在由进气口进入到第一进气管中时,其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使得第一进气管内部的空气温度升高被杀菌灭毒,得到高温空气;高温空气由高温灭菌装置进入到第二进气管时,因冷却设备的作用,其第二进气管的温度持续保持低温,高温空气与第二进气管接触进而温度降低至室温左右;降温后的空气由第二进气管进入到供气泵将该空气注入到洗气加湿罐进行润湿,经由纯净水润湿过的洁净空气再由吸气软管传输到封闭式呼吸面罩内被使用者吸入体内,其吸入的气体已经杀菌灭毒且润湿为适宜呼吸的空气。进一步地,所述呼气高温灭菌装置包括第一出气管和对第一出气管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呼气软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外壁上包覆有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循环缠绕在所述第一出气管的管壁上,且所述加热元件的外侧包覆有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呼气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出气管和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出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管连通。在本设计方案中,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由呼气软管进入到第一出气管内,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使得第一出气管内部的气体温度升高被杀菌灭毒,得到高温气体;高温气体由呼气高温灭菌装置进入到第二出气管时,因冷却设备的作用,其第二出气管的温度持续保持低温,高温气体与第二出气管接触进而温度降低至室温左右;被降温的气体经由出气口被排出到环境中,可保证排入环境中的气体无毒无害。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元件为电阻丝、红外线加热灯管、电热膜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设备为冷却风扇、循环冷却管、压缩冷却器或半导体冷却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管邻近冷却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出气管邻近呼气冷却装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外部显示装置。在本设计方案中,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便于观察加热元件加热之后的气体温度,进而判断是否有效的杀菌灭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三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均采用医用金属或耐高温的石英玻璃制成。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内均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在本设计方案中,所述进气口处设置空气过滤器可以先将空气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空气的洁净;所述出气口出设置空气过滤器可以对排放的气体的进行过滤,进一步保证排出的气体的洁净。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的高温灭菌呼吸器设置有吸气净化系统和呼气净化系统,在使用该呼吸器进行呼吸时,空气先由进气口进入到吸气净化系统内的高温灭菌装置进行升温灭毒灭菌,灭菌后的空气再经由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冷却到适宜温度后进入加湿洗气装置对空气进行润湿进而得到适宜人呼吸的洁净空气,该洁净空气由呼气软管通入到封闭式呼吸面罩内供人体呼吸;此吸气净化系统可以保证使用人员吸入空气的洁净性,进而保证使用者吸入的空气不含有病毒,避免感染;使用者呼出的气体由呼气软管先传到呼气高温灭菌装置内进行灭菌灭毒,再进入到呼气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最后由出气口排出到环境中,其可以保证排出的气体不包含病毒,从而该装置可供任何人员使用;既可以避免患者的带病毒气体污染所在区域内的空气,又可以为健康者提供一层防护保证;故,使用该呼吸器可以有效杀死病毒,避免感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包括呼吸器箱体(1)和封闭式呼吸面罩(1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箱体(1)内设置有吸气净化系统和呼气净化系统,所述呼吸器箱体(1)上开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吸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温灭菌装置(4)、冷却装置(5)和加湿洗气装置(6),所述进气口(2)与高温灭菌装置(4)相连通,所述冷却装置(5)分别与高温灭菌装置(4)和加湿洗气装置(6)相连通,所述加湿洗气装置(6)通过吸气软管(7)与所述封闭式呼吸面罩(12)连接;所述呼气净化系统包括呼气高温灭菌装置(8)和呼气冷却装置(9),所述呼气高温灭菌装置(8)的一端与呼气冷却装置(9)连通,另一端通过呼气软管(10)与封闭式呼吸面罩(12)连接,所述呼气冷却装置(9)连通出气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包括呼吸器箱体(1)和封闭式呼吸面罩(12),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箱体(1)内设置有吸气净化系统和呼气净化系统,所述呼吸器箱体(1)上开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吸气净化系统包括高温灭菌装置(4)、冷却装置(5)和加湿洗气装置(6),所述进气口(2)与高温灭菌装置(4)相连通,所述冷却装置(5)分别与高温灭菌装置(4)和加湿洗气装置(6)相连通,所述加湿洗气装置(6)通过吸气软管(7)与所述封闭式呼吸面罩(12)连接;所述呼气净化系统包括呼气高温灭菌装置(8)和呼气冷却装置(9),所述呼气高温灭菌装置(8)的一端与呼气冷却装置(9)连通,另一端通过呼气软管(10)与封闭式呼吸面罩(12)连接,所述呼气冷却装置(9)连通出气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呼吸面罩(12)上设置有通气管(11),其中所述吸气软管(7)和呼气软管(10)均与通气管(11)连接,且所述通气管(11)与所述吸气软管(7)和呼气软管(10)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呼吸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灭菌装置(4)包括第一进气管(41)和对第一进气管(41)进行加热的加热元件(42),所述第一进气管(41)与所述进气口(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灭毒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第二进气管(51)和冷却设备(52),其中,所述第二进气管(51)与所述第一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勇嵬,刘书伟,周志航,苏晨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方标世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