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4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包括防水透气弹性层,所述的防水透气弹性层上涂覆有一层涂胶层,所述的涂胶层上覆盖有离型纸层,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既保持了常规纱布绷带和弹性绷带的透气和弹性好的优点,又克服了原常规绷带不防水的缺陷,能够满足对于那些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下雨天也能保持患处干燥舒适,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用绷带
,具体是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
技术介绍
如今,在医学领域,若碰到四肢扭伤、软组织损伤或患关节肿痛等病症,常用纱布绷带或弹性绷带进行辅助治疗。纱布绷带透气性好,但没有弹性,使用在需要经常活动的关节处时感受较差,导致正常活动受限制,弹性绷带在纱布基础上有所改进,透气好,弹性也好,但缺少防水作用,对于跌打扭伤中表皮有损伤的患者来说,就出现了要时刻注意患处不能沾水的窘境,给正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包括防水透气弹性层,所述的防水透气弹性层上涂覆有一层涂胶层,所述的涂胶层上覆盖有离型纸层,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进一步地,所述的涂胶层是点涂在防水透气弹性层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型纸层与防水透气弹性层尺寸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的孔径范围为0.03~1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采用聚胺酯或聚乙烯醇微孔膜。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的厚度为1~1000微米。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的防水度>2万毫米水柱水压。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的透气度<20秒(Gurley,100毫升空气通过时间)。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的克重1-500克/平方米。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既保持了常规纱布绷带和弹性绷带的透气和弹性好的优点,又克服了常规绷带不防水的缺陷,能够满足对于那些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下雨天或淋浴时也能保持患处干燥舒适,起到一个防护作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卷弹性绷带的轴侧视图;图中,防水透气弹性层1、涂胶层2、离型纸层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包括防水透气弹性层1,所述的防水透气弹性层1上涂覆有一层涂胶层2,所述的涂胶层2上覆盖有离型纸层3,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1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1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既保持了常规纱布绷带和弹性绷带的透气和弹性好的优点,又克服了常规绷带不防水的缺陷,能够满足对于那些肌肉拉伤、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在下雨天或淋浴时也能保持患处干燥舒适,起到一个防护作用。以上微孔膜是由相变法或静电纺丝法制备而成。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和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聚胺酯,聚乙烯醇等)的微孔孔径很小,一般只有零点几微米到几微米,其孔径小于最小的雨滴直径(20μm左右),雨滴无法直接透过。而大于水蒸气分子的直径,因而具备防水透湿的功效,防水度>2万毫米水柱水压,透气度<20秒(Gurley,100毫升空气通过时间),克服了防水与透湿不可兼得的难题。此外,PTFE作为生物医用材料,还具有表面张力小,不易粘连伤口,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涂胶层2是点涂在防水透气弹性层1的两侧,保证涂胶部分的透气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离型纸层3与防水透气弹性层1尺寸一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1的孔径范围为0.03~10微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采用聚胺酯或聚乙烯醇微孔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1的厚度为1~1000微米。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1的克重为1-500克/平方米。使用时,将覆盖在所述涂胶层2及防水透气弹性层1的离型纸3揭开,缠绕在需要包扎或者固定的身体组织部位,涂胶层2起到固定绷带不易脱落的作用,同时点涂又保证了该部分也有一定的透气性,绷带缠绕到所需圈数后剪断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如外观形状、尺寸的变化等,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气弹性层,所述的防水透气弹性层上涂覆有一层涂胶层,所述的涂胶层上覆盖有离型纸层,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透气弹性层,所述的防水透气弹性层上涂覆有一层涂胶层,所述的涂胶层上覆盖有离型纸层,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微孔膜、膨化聚乙烯或聚丙烯微孔膜或纳米纤维喷丝微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胶层是点涂在防水透气弹性层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型纸层与防水透气弹性层尺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透气弹性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气弹性层采用的微孔膜孔的孔径范围为0.03~10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吴慧生郝荣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