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温饭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盖体,本体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控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制冷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盖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制冷片与所述透气孔之间,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按键。本调温饭盒不仅能够加热,还能够制冷,使得饭盒内部温度可调,用户仅仅需要等待较短的时间就能够享受到冷热适宜的饭菜,有效地提高的用户体验;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利于增强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温饭盒
本技术涉及饭盒
,尤其涉及一种调温饭盒。
技术介绍
保温饭盒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饭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其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但是饭菜盛放较长时间后还是会变凉,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加热饭盒,当用户需要食用饭菜时,利用加热饭盒里面的加热组件对饭菜加热即可。然而,当饭盒内的饭菜余温偏高时,用户往往只能打开饭盒盖子等待饭菜自然冷却,浪费时间,因此,现有的加热饭盒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热可调的调温饭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温饭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盖体,本体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控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制冷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盖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制冷片与所述透气孔之间,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按键。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内的内罩,所述透气孔设于所述上盖上,所述内罩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容置腔,所述制冷片、第一控制板、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分别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罩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内罩的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制冷片、第一控制板、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分别位于所述凹陷部内。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有第一USB接头,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USB接头对齐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处设有第一胶塞。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片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片的发热面靠近所述散热风扇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二电源和第一发热片,所述第二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及第一发热片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片位于所述内壳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二发热片,所述第二发热片设于内壳的外周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板包括电连接的按键控制板和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上设有第二USB接头,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USB接头对齐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第二胶塞,所述按键控制板上设有第二按键。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电连接的PC显示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调温饭盒不仅能够加热,还能够制冷,使得饭盒内部温度可调,用户仅仅需要等待较短的时间就能够享受到冷热适宜的饭菜,有效地提高的用户体验;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利于增强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调温饭盒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调温饭盒的爆炸图。标号说明:1、第一控制板;2、制冷片;3、散热风扇;4、透气孔;5、第一按键;6、第一胶塞;7、上盖;8、内罩;9、通气孔;10、凹陷部;11、防尘件;12、外壳;13、内壳;14、第二电源;15、第一发热片;16、内胆;17、第二发热片;18、按键控制板;19、第二胶塞;20、PC显示屏;21、把手;22、胶垫;23、充电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调温饭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盖体,本体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控制板1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板1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制冷片2和散热风扇3,所述盖体上设有透气孔4,所述散热风扇3位于所述制冷片2与所述透气孔4之间,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板1电连接的第一按键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饭盒不仅能够加热,还能够制冷,使得饭盒内部温度可调,用户仅仅需要等待较短的时间就能够享受到冷热适宜的饭菜,有效地提高的用户体验;结构简单,便于用户操作,利于增强用户体验。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上盖7和设于所述上盖7内的内罩8,所述透气孔4设于所述上盖7上,所述内罩8与所述上盖7之间设有容置腔,所述制冷片2、第一控制板1、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3分别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罩8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气孔9。由上述描述可知,制冷片2、第一控制板1、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3均位于容置腔内,用户不能直接接触到制冷片2、散热风扇3等,利于提高调温饭盒使用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内罩8的顶部设有凹陷部10,所述制冷片2、第一控制板1、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3分别位于所述凹陷部10内。由上述描述可知,容置腔整体空间较小,制冷片2产生的冷气能够快速地进入本体内,利于减少能源的浪费。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9设于所述凹陷部10的侧壁上。由上述描述可知,如此构造能够让冷气较为分散的下沉,避免出现冷气集中致使本体内饭菜局部过冷的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板1上设有第一USB接头,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USB接头对齐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处设有第一胶塞6。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胶塞6能够对第一USB接头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片2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片2的发热面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设置。由上述描述可知,散热风扇3能够将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外壳12和设于所述外壳12内的内壳13,所述外壳12与所述内壳13之间设有容纳腔,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二电源14和第一发热片15,所述第二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14及第一发热片15电连接,所述第一发热片15位于所述内壳13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二发热片17,所述第二发热片17设于内壳13的外周壁上。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发热片17的设置能够让内壳13受热更均匀,从而让调温饭盒内的饭菜均匀升温。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板包括电连接的按键控制板18和充电板23,所述充电板23上设有第二USB接头,所述外壳1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USB接头对齐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第二胶塞19,所述按键控制板18上设有第二按键。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按键用于控制发热片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电连接的PC显示屏20。由上述描述可知,PC显示屏20可以显示调温饭盒内的温度信息等,便于用户把控。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调温饭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盖体,本体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控制板1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板1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图未示)、制冷片2和散热风扇3,所述盖体上设有透气孔4,所述散热风扇3位于所述制冷片2与所述透气孔4之间,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板1电连接的第一按键5。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片2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制冷片2的发热面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温饭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盖体,本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控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制冷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盖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制冷片与所述透气孔之间,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按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温饭盒,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本体和盖体,本体内设有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设有第一控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电源、制冷片和散热风扇,所述盖体上设有透气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制冷片与所述透气孔之间,盖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控制板电连接的第一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内的内罩,所述透气孔设于所述上盖上,所述内罩与所述上盖之间设有容置腔,所述制冷片、第一控制板、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分别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内罩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通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的顶部设有凹陷部,所述制冷片、第一控制板、第一电源及散热风扇分别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设于所述凹陷部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有第一USB接头,所述盖体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品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