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春心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2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包括鞋底和鞋帮面,所述鞋底分为上鞋底和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的所述上鞋底和下鞋底的形状相同,所述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收窄,使所述上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大于所述下鞋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方案上鞋底与下鞋底在鞋底的足弓部形成大小差异,使得脚掌在着地时向外倾斜,矫正走路姿势;在足弓部的凸起,使得脚掌足弓得到支撑,能够矫正平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拖鞋结构
本技术鞋子
,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拖鞋结构。
技术介绍
拖鞋是鞋子的一种,后跟全空,只有前面有鞋帮面,多为平底,材质一般是相当轻软的皮料、塑料、布料等。在日常生活中,拖鞋常常给人在最放松、最舒适的情况下穿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拖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包括鞋底和鞋帮面,所述鞋底分为上鞋底和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的所述上鞋底和下鞋底的形状相同,所述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收窄,使所述上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大于所述下鞋底。优选地,所述下鞋底的足内侧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收窄幅度大于足外侧的收窄幅度。进一步地,所述上鞋底的足弓部形成凸起,所述上鞋底的鞋底的前部和后部形成凹陷。进一步地,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均向上翘起,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翘起的弧度与所述凹陷的弧度相同。优选地,在所述上鞋底的上表面布满颗粒状按摩粒,所述按摩粒的直径为1.5mm。进一步地,在所述上鞋底的鞋底的前部上表面布置有倒T型凸条,在所述上鞋底的足弓部上表面布置有D型凸条,在所述上鞋底的鞋底的后部的凹陷外布置有I型凸条,所述倒T型凸条、D型凸条和I型凸条穿插在所述按摩粒之中。优选地,所述下鞋底的下表面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所述上部和下部为横向的凸起条纹,所述中部为若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组成的槽纹,在所述槽纹上还成型有三角形凸起,所述三角形凸起表面布满成型有倒金字塔状的小颗粒。进一步地,所述槽纹沿所述下鞋底的中线形成多个米字型槽。优选地,所述鞋底和鞋帮面均采用EVA材料制成,并在所述上鞋底上表面和鞋帮面的下表面添加银离子抗菌剂。优选地,所述鞋底和鞋帮面均采用EVA材料制成,并在EVA材料中添加银离子抗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方案通过上鞋底与下鞋底在鞋底的足弓部形成大小差异,使得脚掌在着地时向外倾斜,矫正走姿;(2)在足弓部的上鞋底形成凸起,支撑足弓、矫正平足,同时可按摩刺激涌泉穴;(3)在鞋底的前部和后部形成凹陷,使上鞋底更加贴合脚掌,并提供更加舒适的脚感;(4)鞋底的前部和后部向上翘起,使得人体走路时承受力集中在前脚掌和后脚跟,减少小腿的受力,从而舒缓小腿神经紧张,缓解静脉舒张症状;(5)在上鞋底整体布满按摩粒,按摩全脚底,并增强上鞋底与脚掌的摩擦力,防止湿水时打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和5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包括鞋底1和鞋帮面2,所述鞋底1分为上鞋底11和下鞋底12,在所述鞋底1的前部1a和后部1b的所述上鞋底11和下鞋底12的形状相同,所述下鞋底12在所述鞋底1的足弓部收窄,使所述上鞋底11在所述鞋底1的足弓部大于所述下鞋底12,当脚掌着地时,脚掌使所述上鞋底11在足弓部的足内侧和足外侧下压弯曲,一方面可使脚掌与所述上鞋底11更加贴合舒适,另一方面下压弯曲的结构使脚掌与所述鞋底1的接触反馈更加柔性,脚感更加柔软舒适。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脚掌的足内侧相对于足外侧更加柔软,且足外侧相对于足内侧承受更大的支撑力,所述下鞋底12的足内侧在所述鞋底1的足弓部收窄幅度大于足外侧的收窄幅度,使得在所述上鞋底11的足内侧具有更大幅度的下压弯曲,更加柔软舒适和贴合脚掌,使得在所述上鞋底11的足外侧能够兼具柔软和支撑。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2-3所示,所述上鞋底11的足弓部形成凸起13,能够刺激脚掌涌泉穴,所述上鞋底11的鞋底1前部1a和后部1b形成凹陷14,可使脚掌陷入在其中,与所述上鞋底11更加贴合;所述鞋底1的前部1a和后部1b均向上翘起,所述鞋底1的前部1a和后部1b翘起的弧度与所述凹陷14的弧度相同,可减缓小腿神经紧张,舒缓静脉舒张的情况。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所述上鞋底11的上表面布满颗粒状按摩粒15,所述按摩粒15的直径为1.5mm,所述按摩粒15可刺激脚底穴位,可到防滑的作用,也可排汗、排湿。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在所述上鞋底11的鞋底1的前部1a上表面布置有倒T型凸条111,用于支撑前脚掌与脚趾之间的凹位,在所述上鞋底11的足弓部上表面布置有D型凸条112,用于一定程度阻隔足弓部与按摩粒15的直接摩擦,在所述上鞋底11的鞋底1的后部1b的凹陷14外布置有I型凸条113,用于一定程度组阻隔脚跟与按摩粒15的摩擦,所述倒T型凸条111、D型凸条112和I型凸条113穿插在所述按摩粒15之中。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5-6所示,所述下鞋底12的下表面由上部、中部和下部组成,所述上部和下部为横向的凸起条纹16,起到有效防滑的作用;所述中部为若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组成的槽纹17,有效防止沙粒进入;在所述槽纹17上还成型有三角形凸起171,以及所述三角形凸起171表面布满成型有倒金字塔状的小颗粒,起到有效防滑的作用;所述槽纹17沿所述下鞋底12的中线形成多个米字型槽,起到有效排水的作用。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鞋底1和鞋帮面2均采用EVA材料制成,并在所述上鞋底11上表面和鞋帮面2的下表面添加银离子抗菌剂,用于抗菌。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鞋底1和鞋帮2面均采用EVA材料制成,并在EVA材料中添加银离子抗菌剂,用于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包括鞋底和鞋帮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分为上鞋底和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的所述上鞋底和下鞋底的形状相同,所述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收窄,使所述上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大于所述下鞋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包括鞋底和鞋帮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分为上鞋底和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的所述上鞋底和下鞋底的形状相同,所述下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收窄,使所述上鞋底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大于所述下鞋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鞋底的足内侧在所述鞋底的足弓部收窄幅度大于足外侧的收窄幅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鞋底的足弓部形成凸起,所述上鞋底的鞋底的前部和后部形成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均向上翘起,所述鞋底的前部和后部翘起的弧度与所述凹陷的弧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鞋底的上表面布满颗粒状按摩粒,所述按摩粒的直径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心
申请(专利权)人:沈春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