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昕光专利>正文

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26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袜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包括袜体和袜筒,所述袜体包括有袜尖、脚底包覆层、袜跟和脚背包覆层,所述袜尖、脚底包覆层和袜跟部位靠近脚部的一侧设有纳米银抗菌防臭层,所述纳米银抗菌防臭层远离脚部的一侧还设有吸汗层;所述袜筒远离袜体的一端设有袜口,所述袜筒上靠近袜口部位周向分布开设有多条条形孔,多条所述条形孔上交错穿设有弹性环带,且所述袜筒外表面露出弹性环带的部分所对应的袜筒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对弹性环带定位的定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杀菌和吸汗效果好,方便调节网筒上弹性环带的位置,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
本技术涉及袜子
,具体是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
技术介绍
袜子是一种穿在脚上的服饰用品,起着保护脚和防脚臭的作用。袜子是总称,按原料分有棉纱袜、毛袜、丝袜和各类化纤袜等;按造型分有长筒袜、中筒袜、船袜,连裤袜等。脚部异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脚部因承压与运动产生大量热量和汗液,高温高湿环境为细菌的繁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2)大量快速繁衍的细菌不仅侵蚀脚部皮肤,还会分泌大量有机毒素损害脚部的健康,并且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还会不断排出废弃物,产生大量难闻的异味。另外,现有袜子的袜筒上的弹性带一般在其端部,无法进行按需调节位置,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包括袜体和袜筒,所述袜体包括有袜尖、脚底包覆层、袜跟和脚背包覆层,所述袜尖、脚底包覆层和袜跟部位靠近脚部的一侧设有纳米银抗菌防臭层,所述纳米银抗菌防臭层远离脚部的一侧还设有吸汗层;所述袜筒远离袜体的一端设有袜口,所述袜筒上靠近袜口部位周向分布开设有多条条形孔,多条所述条形孔上交错穿设有弹性环带,且所述袜筒外表面露出弹性环带的部分所对应的袜筒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对弹性环带定位的定位凸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吸汗抗菌防臭袜,通过袜尖、脚底包覆层和袜跟部位设置的纳米银抗菌防臭层和吸汗层,可进行有效的杀菌和吸汗;通过在袜筒上靠近袜口的部位开设多条条形孔,且在条形孔上交错穿设弹性环带,可调节弹性环带在条形孔上的位置,进而调节弹性环带对袜筒的弹性固定部位,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袜筒上设置的定位凸起,可起到对弹性环带定位的作用,避免弹性环带脱落,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袜尖柔性网格层、脚底柔性网格层和袜跟柔性网格层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袜口,2-袜尖,3-脚底包覆层,4-袜跟,5-脚背包覆层,6-纳米银抗菌防臭层,7-袜尖柔性网格层,8-脚底柔性网格层,9-袜跟柔性网格层,10-弹性环带,11-定位凸起,12-条形孔,13-椭圆形孔,14-圆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包括袜体和袜筒,所述袜体包括有袜尖2、脚底包覆层3、袜跟4和脚背包覆层5,所述袜尖2、脚底包覆层3和袜跟4部位靠近脚部的一侧设有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所述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远离脚部的一侧还设有吸汗层(未示出),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和吸汗层上设有细小的透气孔,吸汗层和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即可,不作具体限定;所述袜筒远离袜体的一端设有袜口1,所述袜筒上靠近袜口1部位周向分布开设有多条条形孔12,多条所述条形孔12上交错穿设有弹性环带10,且所述袜筒外表面露出弹性环带10的部分所对应的袜筒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对弹性环带10定位的定位凸起1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通过袜尖2、脚底包覆层3和袜跟4部位设置的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和吸汗层,可进行有效的杀菌和吸汗,银离子杀菌的运动模式主要为:1)刺死细菌,细菌游走在银离子颗粒表面时被刺穿其细胞膜;2)电死细菌,银离子颗粒靠进细菌表面时会向细菌放电;3)吸入致死细菌,被细菌吸入的银离子颗粒能阻止细菌酶蛋白代谢功能。银离子杀菌除臭的原理如下:1)银金属被切割成银离子颗粒后,直径微小的白银颗粒表面会产生高能量微电荷;2)银离子颗粒靠近细菌表面或进入细菌体内就会向细菌“放电”,使其死亡,而且一旦接触到细菌表面又会刺穿细菌的表皮,致使细菌体液流失死亡;3)进入细菌体内的银离子颗粒因为是无机体,“电死”细菌后又会被释放出来,继续发挥杀菌作用;4)银离子瞬间能杀灭650余种细菌,其抗菌防臭效果在袜子反复洗涤后能持久延续。另外,通过在袜筒上靠近袜口1的部位开设多条条形孔12,且在条形孔12上交错穿设弹性环带10,可调节弹性环带10在条形孔12上的位置,进而调节弹性环带10对袜筒的弹性固定部位,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通过袜筒上设置的定位凸起11,可起到对弹性环带10定位的作用,避免弹性环带10脱落,稳定可靠。实施例2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所述袜体的前脚掌处设置有袜尖柔性网格层7,袜体的足弓处设置有脚底柔性网格层8,袜体的后跟处设置有袜跟柔性网格层9;所述脚底柔性网格层8的顶部曲线与足弓底部曲线吻合;所述袜尖柔性网格层7、脚底柔性网格层8和袜跟柔性网格层9上开设有若干椭圆形孔13和圆形孔14,且所述椭圆形孔13和圆形孔14均匀交错设置,椭圆形孔13和圆形孔14的面积相同,通过椭圆形孔13和圆形孔14的开设,可提升袜尖柔性网格层7、脚底柔性网格层8和袜跟柔性网格层9的防滑透气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袜筒上开设的条形孔12为矩形状,且条形孔12沿网筒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弹性环带10依次从一个条形孔12穿入,从下一个条形孔12穿出;或者弹性环带10依次从一个条形孔12穿出,从下一个条形孔12穿入,进而形成弹性环带10在条形孔12上交错穿设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凸起11为半球形状结构,且所述定位凸起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定位凸起11缝制固定于袜筒上,通过定位凸起11具有对弹性环带10较好的定位效果。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包括袜体和袜筒,其特征在于:/n所述袜体包括有袜尖(2)、脚底包覆层(3)、袜跟(4)和脚背包覆层(5),所述袜尖(2)、脚底包覆层(3)和袜跟(4)部位靠近脚部的一侧设有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所述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远离脚部的一侧还设有吸汗层;/n所述袜筒远离袜体的一端设有袜口(1),所述袜筒上靠近袜口(1)部位周向分布开设有多条条形孔(12),多条所述条形孔(12)上交错穿设有弹性环带(10),且所述袜筒外表面露出弹性环带(10)的部分所对应的袜筒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对弹性环带(10)定位的定位凸起(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汗抗菌防臭袜,包括袜体和袜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袜体包括有袜尖(2)、脚底包覆层(3)、袜跟(4)和脚背包覆层(5),所述袜尖(2)、脚底包覆层(3)和袜跟(4)部位靠近脚部的一侧设有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所述纳米银抗菌防臭层(6)远离脚部的一侧还设有吸汗层;
所述袜筒远离袜体的一端设有袜口(1),所述袜筒上靠近袜口(1)部位周向分布开设有多条条形孔(12),多条所述条形孔(12)上交错穿设有弹性环带(10),且所述袜筒外表面露出弹性环带(10)的部分所对应的袜筒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对弹性环带(10)定位的定位凸起(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汗抗菌防臭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体的前脚掌处设置有袜尖柔性网格层(7),袜体的足弓处设置有脚底柔性网格层(8),袜体的后跟处设置有袜跟柔性网格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汗抗菌防臭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底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昕光
申请(专利权)人:朱昕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