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1220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属于棘胸蛙养殖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养殖水池、产卵槽;所述养殖水池左右两侧为钝角斜坡,钝角斜坡上各放置1个与钝角斜坡高度一致的可移动锄头形遮板;所述养殖水池两侧斜坡末端设置硬化地面,硬化地面的另一侧设置了产卵槽;所述产卵槽内放置若干孵化框,供棘胸蛙种蛙产卵用。本系统可有效避免人工捞卵对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同时可以大量得到同批次的受精卵,便于孵化与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
本技术涉及棘胸蛙的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
技术介绍
棘胸蛙(学名:Quasipaaspinosa),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山区。棘胸蛙因为肉味鲜美和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加上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市场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人工养殖棘胸蛙是解决市场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棘胸蛙养殖过程中的种蛙培育和繁殖是棘胸蛙养殖成功与否的基础。但目前棘胸蛙繁殖过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如种蛙怀卵量低,产卵不集中、受人工干扰强,人工捞卵费时费力又降低孵化率等等,这些问题均制约着规模化棘胸蛙养殖中的苗种安全供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针对种蛙养殖过程中,产卵不集中,受人工干扰强,人工捞卵费时费力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可有效避免人工收集受精卵对种蛙的干扰,提高养殖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该系统包括养殖水池、产卵槽;所述养殖水池左右两侧为钝角斜坡,钝角斜坡上各放置1个与钝角斜坡高度一致的可移动锄头形遮板;所述养殖水池两侧的钝角斜坡末端设置硬化地面,硬化地面的另一侧设置了产卵槽;所述产卵槽内放置若干孵化框,供棘胸蛙种蛙产卵用;进一步所述养殖水池的深度为50-60cm,长度为20-30m;进一步所述钝角斜坡的高度15-20cm,钝角斜坡的水平底面宽为25-30cm,钝角斜坡与地表水平面的角度12-15°;进一步所述硬化地面的宽度为50-60cm,长度与养殖水池一致;进一步所述产卵槽的深度为10-12cm,宽度为25-30cm,长度与养殖水池的长度一致;所述锄头形遮板底部设置了若干个小孔,小孔的大小可让种蛙自由通过,种蛙可通过小孔从养殖水池进入到钝角斜坡休息;繁殖季节,将锄头形遮板移除后,种蛙从养殖水池经钝角斜坡和硬化地面进入到产卵槽中进行产卵;所述孵化框为四块木板组成的上下通口的长方体形状,孵化框底面钉上网布;进一步所述孵化框的长度为35-40cm;宽度为23-28cm,高度为5-6cm;进一步所述孵化框由木板通过榫卯结构组装而成,所述木板的厚度为2-3cm,所述网布的网目为20-30目;由于孵化框为木质结构,置于产卵槽中会浮于产卵槽的水体中。本系统的工作原理:棘胸蛙种蛙非繁殖季节在养殖水池、遮板下、硬化地面中活动、休息、摄食,养殖水池的水位保持一定高度与钝角斜坡的水平底面持平即可,棘胸蛙可通过锄头形遮板底部的小孔进入到钝角斜坡中休息,锄头形遮板和钝角斜坡组成的空间可为蛙提供隐蔽场所;繁殖季节,棘胸蛙开始产卵时,将孵化框置于产卵槽中,产卵槽中保持流水状态(水流0.05-0.1m/s),水深保持在8-10cm,并向养殖水池中投放10尾左右鲫(20尾/kg)夜晚将遮板移除,棘胸蛙种蛙会配对跳入孵化框中产卵,待第二天卵完全授精后后直接将孵化框移走于孵化池进行孵化即可。有益效果:1.种蛙养殖和产卵在一起,不用专门建立产卵池或种蛙培育池。2.种蛙池较大,里面可以放养大量种蛙,种蛙产卵时会发出声音,声音在同一个种蛙池里会产生共鸣效应,能够诱导其他种蛙产卵,这样产卵就更集中。3.种蛙产卵时会集中的将卵产在孵化框中,而不会随意的产在养殖水沟中。减少了人工收集受精卵的过程,也避免了受精卵在收卵操作中受到干扰。4.本系统可以大量的得到同批次的受精卵,便于孵化与养殖。5.本系统方便清洗,同时钝角斜坡和锄头形遮板组成的空间可给种蛙提供隐蔽、休息的场所。6.本系统给棘胸蛙种蛙提供了一个宽敞、舒适的环境,可以大规模的对种蛙进行培育。附图说明:图1:本系统正面结构图;图2:本系统立体结构图;图3:孵化框结构图;图中:1-养殖水池,2-钝角斜坡,3-锄头形遮板,4-硬化地面,5-产卵槽,6-孵化框,7-网布,21-水平底面,31-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该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水池1、产卵槽5;所述养殖水池1左右两侧为钝角斜坡2,钝角斜坡2上各放置1个与钝角斜坡2高度一致的可移动锄头形遮板3;所述养殖水池1两侧的钝角斜坡2末端设置硬化地面4,硬化地面4的另一侧设置了产卵槽5;所述产卵槽5内放置若干孵化框6,供棘胸蛙种蛙产卵用;进一步所述养殖水池1的深度为55cm,长度为25m;进一步所述钝角斜坡2的高度18cm,钝角斜坡的水平底面21宽为28cm,钝角斜坡2与地表水平面的角度15°;进一步所述硬化地面4的宽度为50cm,长度与养殖水池1一致;进一步所述产卵槽5的深度为10cm,宽度为30cm,长度与养殖水池1的长度一致;所述锄头形遮板3底部设置了若干个小孔31,小孔31的大小可让种蛙自由通过,种蛙可通过小孔31从养殖水池进入到钝角斜坡2休息;繁殖季节,将锄头形遮板3移除后,种蛙从养殖水池1经钝角斜坡2和硬化地面4进入到产卵槽5中进行产卵;所述孵化框6为四块木板组成的上下通口的长方体形状,孵化框6底面钉上网布7;进一步所述孵化框6的长度为38cm;宽度为28cm,高度为6cm;进一步所述孵化框6由木板通过榫卯结构组装而成,所述木板的厚度为2cm,所述网布7的网目为30目;由于孵化框6为木质结构,置于产卵槽中会浮于产卵槽的水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养殖水池(1)、产卵槽(5);所述养殖水池(1)左右两侧为钝角斜坡(2),钝角斜坡(2)上各放置1个与钝角斜坡(2)高度一致的可移动锄头形遮板(3);所述养殖水池(1)两侧的钝角斜坡(2)末端设置硬化地面(4),硬化地面(4)的另一侧设置了产卵槽(5);所述产卵槽(5)内放置若干孵化框(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养殖水池(1)、产卵槽(5);所述养殖水池(1)左右两侧为钝角斜坡(2),钝角斜坡(2)上各放置1个与钝角斜坡(2)高度一致的可移动锄头形遮板(3);所述养殖水池(1)两侧的钝角斜坡(2)末端设置硬化地面(4),硬化地面(4)的另一侧设置了产卵槽(5);所述产卵槽(5)内放置若干孵化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锄头形遮板(3)底部设置了若干个小孔(31),小孔(31)的大小可让种蛙自由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6)为四块木板组成的上下通口的长方体形状,孵化框(6)底面钉上网布(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水池(1)的深度为50-60cm,长度为20-3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棘胸蛙一体化种蛙养殖与产卵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海鑫张燕萍王生黄启华付辉云陈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