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多个隧道发送分组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1123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7
本文的示例实施例中描述的是用于实现从第一网络节点向第二网络节点发送分组的方法和系统。属于同一会话的分组可以通过相同或不同的隧道发送。所述第二网络节点使用同一核来处理属于同一会话的分组。根据示例实施例,所述第一网络节点通知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处理所述分组的所述核。可选地,通过由第一网络基于所述会话创建的核标识来辅助所述第二网络节点处的核选择。所述核标识可以存储在所述分组的报头或有效载荷中。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二网络确定用于处理属于同一会话的分组的所述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隧道发送分组的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网络装置处的网络数据通信的领域,且具体地,涉及选择网络装置的计算核来处理通过多个隧道发送的分组。
技术介绍
多广域网(WAN)站点到站点VPN路由器是一种通过形成聚合隧道来支持聚合多个WAN连接的带宽的路由器。在下文中将这种类型的路由器称为MPND路由器。MPND路由器可以与多个网络节点建立多个聚合隧道。可以单独地或以其任何组合的方式基于各种因素来确定针对特定聚合隧道的WAN连接的选择,这些因素例如但不限于,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源端口号、目的地端口号、应用数据的内容、应用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时间和日期、用户ID、带宽、时延或连接链路的跳数等。通常,这些MPND具有在数据传送期间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WAN连接的功能。可以由管理员/用户或由路由器本身根据实时要求来执行确定要包括在聚合隧道中的WAN连接的操作。MPND可以用一个处理单元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多处理器装置)来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具有多个核。多个核的使用可以通过共享处理网络数据报或分组的载荷来提供改进的性能。MPND可以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第一网络装置向第二网络装置发送分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n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na.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接收第一数据报;/nb.分配核标识,其中所述核标识对应于第二网络装置的核;/nc.将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核标识封装成第一封装分组;/nd.将所述第一封装分组发送到所述第二网络装置;/n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ne.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接收所述第一封装分组;/nf.从所述第一封装分组中检索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核标识;/ng.使用通过所述核标识所标识的所述核来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从第一网络装置向第二网络装置发送分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
a.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接收第一数据报;
b.分配核标识,其中所述核标识对应于第二网络装置的核;
c.将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核标识封装成第一封装分组;
d.将所述第一封装分组发送到所述第二网络装置;
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
e.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接收所述第一封装分组;
f.从所述第一封装分组中检索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核标识;
g.使用通过所述核标识所标识的所述核来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标识基于所述第二网络装置提供的处理器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器信息包含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可用的核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发送所述第一封装分组之前,由所述第二网络装置提供所述处理器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核标识不加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h.当所述第一数据报是属于会话的数据报序列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时,根据选择策略分配所述核标识,并且还针对所述会话的未来数据报分配所述核标识;
i.当所述第一数据报不是属于所述会话的所述数据报序列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时,所述核标识与已经分配给所述会话的所述核标识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会话是基于所述第一数据报的源地址、源端口、目的地地址和目的地端口来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属于所述会话的数据报通过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与所述第二网络装置之间建立的多个连接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多个连接聚合在一起以形成聚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聚合连接的建立期间,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和所述第二网络装置交换各自的处理器信息。


11.一种从第一网络装置发送分组的系统,其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和第二网络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装置由以下项组成:
至少一个第一网络接口;
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以及
用于存储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第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且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以下步骤:
a.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接收第一数据报;
b.分配核标识,其中所述核标识对应于第二网络装置的核;
c.将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核标识封装成第一封装分组;
d.将所述第一封装分组发送到所述第二网络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装置由以下项组成:
至少一个第二网络接口;
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以及
用于存储程序指令的至少一个第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且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以下步骤:
e.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接收所述第一封装分组;
f.从所述第一封装分组中检索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核标识;
g.使用通过所述核标识所标识的所述核来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核标识是基于所述第二网络装置提供的处理器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信息包含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可用的核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在发送所述第一封装分组之前,由所述第二网络装置提供所述处理器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核标识不加密。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一步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且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以下步骤:
h.当所述第一数据报是属于会话的数据报序列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时,根据选择策略分配所述核标识,并且还针对所述会话的未来数据报分配所述核标识;
i.当所述第一数据报不是属于所述会话的所述数据报序列中的第一个数据报时,所述核标识与已经分配给所述会话的所述核标识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会话是基于所述第一数据报的源地址、源端口、目的地地址和目的地端口来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属于所述会话的数据报通过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与所述第二网络装置之间建立的多个连接发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将所述多个连接聚合在一起以形成聚合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一步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且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以下操作,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一步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且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以下操作:在所述聚合连接的建立期间交换各自的处理器信息。


21.一种从第一网络装置向第二网络装置发送分组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
a.在所述第一网络装置处接收第一数据报;
b.确定会话标识符,其中所述会话标识符基于会话标识标准;
c.将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会话标识符封装成第一封装分组;
d.将所述第一封装分组发送到所述第二网络装置;
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
e.在所述第二网络装置处接收所述第一封装分组;
f.从所述第一封装分组中检索所述第一数据报和所述会话标识符;
g.基于所述会话标识符选择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浩伟梁允俊吴锦超
申请(专利权)人: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