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097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并进行聚合来制备种子;在所述种子存在下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核;和在所述核存在下通过加入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接枝共聚物胶乳;向所述接枝共聚物胶乳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并进行凝固,本发明专利技术更特别涉及一种在耐候性、流动性、机械性质、表面光泽度和外观品质方面优异的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25522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更特别涉及在保持基本性质的同时具有改善的耐候性、改善的表面光泽度和改善的外观品质的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包含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ASA)接枝共聚物的汽车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除了增强的耐热性之外,对增强的耐候性也存在增长的需求。因此,已经提出了使用具有小粒径的核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降低了机械性质和流动性。此外,已经提出了在形成壳的过程中使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等)接枝共聚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降低了耐热性和机械性质。此外,已经提出了在ASA接枝共聚物混配过程中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尽管改善了耐候性,但却降低了耐热性和机械性质。因此,需要开发在耐热性、耐候性和抗冲击性方面均优异的接枝共聚物。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保持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基本性质的同时具有改善的耐候性、改善的表面光泽度和改善的外观品质的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并进行聚合,来制备种子;在所述种子存在下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核;和在所述核存在下通过加入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接枝共聚物胶乳;向所述接枝共聚物胶乳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并进行凝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第一接枝共聚物粉末;和包含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单元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单元的基体共聚物。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包括一种热塑性树脂模制品,其由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并具有3以下的ΔE,该ΔE由下面的公式表示:在上面的公式中,L’是在SAEJ1960条件下用光照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6,000小时后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L值,L0是在光照射前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L值,a’是在SAEJ1960条件下用光照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6,000小时后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a值,a0是在光照射前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a值,和b’是在SAEJ1960条件下用光照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6,000小时后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b值,b0是在光照射前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b值。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可以提供在保持基本性质如抗冲击性等等的同时具有显著改善的耐候性、显著改善的表面光泽度和显著改善的外观品质的接枝共聚物。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应解释为限于通常使用的含义或字典中的含义,而基于本专利技术人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便以最佳方式描述其专利技术的原则,该术语和词语应当以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精神相一致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在本专利技术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由凝胶渗透色谱法(GPC;WatersBreeze)使用四氢呋喃(THF)作为洗脱剂,以相对于标准聚苯乙烯(PS)样品的相对值测得。在本专利技术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交联聚合物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得。在本专利技术中,种子、核和接枝共聚物的平均粒径可以由动态光散射法,更具体地采用Nicomp380仪器(由PSS制造)测得。在本说明书中,平均粒径可以指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得的粒度分布中的算术平均粒径,也就是说,散射强度分布中的平均粒径。在本专利技术中,ΔE值可以使用加速耐候性测试仪器(由ATLAS制造的Ci4000Weather-Ometer,氙弧灯,石英(内)/S.Boro(外)滤波器,辐照度:340nm下0.55W/m2)通过在SAEJ1960条件下进行6,000小时的测试来测定。在下面的公式中,ΔE是在加速耐候性测试之前和之后获得的算术平均值,且越接近于0的值表明耐候性越好。在上面的公式中,L’是在SAEJ1960条件下用光照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6,000小时后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L值,L0是在光照射前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L值,a’是在SAEJ1960条件下用光照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6,000小时后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a值,a0是在光照射前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a值,和b’是在SAEJ1960条件下用光照射热塑性树脂模制品6,000小时后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b值,b0是在光照射前在CIELAB色坐标系中测得的b值。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中所加入的单体的总重量”可以指“在种子、核和接枝共聚物胶乳的制备中加入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总重量”。1.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并进行聚合,来制备种子;2)在所述种子存在下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核;3)在所述核存在下通过加入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接枝共聚物胶乳;和4)向所述接枝共聚物胶乳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并进行凝固。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中包括的步骤1)至步骤4)。步骤1):制备种子首先,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并进行聚合,来制备种子。为了在短时间内制备具有小的平均粒径的种子,优选单独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并进行聚合,为了制备具有大的平均粒径的种子,优选加入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不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够通过交联反应制备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0℃或更低、-70℃至-20℃或-50℃至-25℃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交联聚合物,即(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橡胶。当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交联聚合物满足上述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即使在苛刻的环境下也能保持优异的弹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质。当不满足上述范围时,可能不能充分确保机械性质。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可以是(甲基)丙烯酸C4-C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n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并进行聚合来制备种子;/n在所述种子存在下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核;和/n在所述核存在下通过加入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接枝共聚物胶乳;/n向所述接枝共聚物胶乳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并进行凝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019 KR 10-2018-01255221.一种接枝共聚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通过向反应器中加入选自(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多种并进行聚合来制备种子;
在所述种子存在下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核;和
在所述核存在下通过加入芳族乙烯基类单体和乙烯基氰基类单体并进行聚合来制备接枝共聚物胶乳;
向所述接枝共聚物胶乳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并进行凝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以胶乳形式加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胶乳形式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由乳液聚合法制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具有30,000g/mol至2,0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具有40,000g/mol至1,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具有60℃至14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是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癸酯)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玟静黄龙渊安凤根赵旺来朴壮洹全志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