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改性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制造方法、延伸多孔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改性聚四氟乙烯粉末的制造方法以及延伸多孔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由于其优良的性质而被用于各种用途。以往,在制造聚四氟乙烯时,使用全氟辛基磺酸等氟类表面活性剂。但是,从环境方面的观点出发,希望节制氟类表面活性剂的使用。于是,作为聚四氟乙烯的新制造方法之一,提出了在聚合四氟乙烯时,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含烃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6-5374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的含烃表面活性剂,则在聚合四氟乙烯时,针对含烃表面活性剂发生链转移反应。因此,在该使用含烃表面活性剂的方法中,在生成物中确认到了在使用氟类表面活性剂的以往的方法所没有确认到的、具有各种链长分布的含有亲水性官能团的氟类低聚物的存在。该氟类低聚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n在包括包含基于非氟类单体的单元的聚合物以及水性介质的分散液1中,/n在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使用量相对于供至聚合体系的四氟乙烯总量在0.150质量%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四氟乙烯和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7 JP 2018-0872801.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包括包含基于非氟类单体的单元的聚合物以及水性介质的分散液1中,
在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使用量相对于供至聚合体系的四氟乙烯总量在0.150质量%以下的条件下,进行四氟乙烯和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基团是式(A)所表示的基团或式(B)所表示的基团;
式(A)-SO3M
式(B)-COOM
式(A)以及式(B)中,M表示氢原子、NH4、或碱金属原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是式(3)所表示的单体;
式(3)CR31R32=CR33-L3-R34
式(3)中,R31以及R3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R33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可用氟原子取代的烷基;L3表示单键或2价连接基团;R34表示所述式(A)所表示的基团或所述式(B)所表示的基团。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性介质中进行所述非氟类单体的聚合,接着在包括包含基于所述非氟类单体的单元的聚合物以及水性介质的分散液1中,进行所述四氟乙烯和所述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氟类单体是式(1)所表示的单体;
式(1)CH2=CR11-L1-R12
式(1)中,R11表示氢原子或烷基;L1表示单键、-CO-O-*、-O-CO-*或-O-;*表示与R12的键合位置;R12表示氢原子、烷基、烯基或腈基;其中,在L1为单键的情况下,R12为腈基。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四氟乙烯和具有极性基团的单体的共聚时使用聚合引发剂,
所述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相对于供至所述聚合体系的四氟乙烯的总量在0.10质量%以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改性聚四氟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口信弥,江畑志郎,巨势丈裕,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