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92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包括扩展装置和插头部,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插头部;扩展装置包括壳体、电路板和散热板,壳体设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第二点烟口和散热孔,第一点烟口的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第二点烟口的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设置于散热板上;电路板连接散热板,第一充电USB接口和第二充电USB接口连接电路板,电路板、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电连接插头部;实现多接口扩展,满足使用需求,为乘客带来便利性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使用范围,也提高点烟口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还提高本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车载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接口单一,不能同时给多个外接设备供电,难以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并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很难给汽车后排的乘客使用带来便利性,导致产品的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还有,现有的车载充电器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差,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实现多接口扩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后排座位的乘客带来便利性和提高车载充电器的使用范围,也提高点烟口的散热效果和承受大电流的能力,还提高本产品的散热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包括有用于输出至外接设备的扩展装置以及用于与车载点烟器插座相适配的插头部,所述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插头部;<br>所述扩展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输出至外接设备的扩展装置以及用于与车载点烟器插座相适配的插头部,所述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插头部;/n所述扩展装置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散热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第二点烟口和若干贯通壳体内部的散热孔,所述第一点烟口包括有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所述第二点烟口包括有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设置于散热板上;/n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散热板且两者均装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输出至外接设备的扩展装置以及用于与车载点烟器插座相适配的插头部,所述扩展装置通过线缆电性连接于插头部;
所述扩展装置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散热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充电USB接口、第二充电USB接口、第一点烟口、第二点烟口和若干贯通壳体内部的散热孔,所述第一点烟口包括有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所述第二点烟口包括有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设置于散热板上;
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散热板且两者均装设于壳体内,所述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分别电连接于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第一正极接触端、第一负极套、第二正极接触端以及第二负极套均电连接于插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中,其一具有卡扣,另一具有卡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所述卡扣适配于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凸设有凸肋,所述凸肋上设有一用于定位散热板的散热板定位槽,所述散热板嵌设于散热板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肋设置有两个,每一凸肋设置有一散热板定位槽,所述散热板设于相应的散热板定位槽内,所述壳体的内部被两凸肋分隔成自左往右并排设置的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所述散热板呈竖向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板的左、右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内;
所述第一正极接触端和第一负极套均位于第一安装腔内,所述电路板、第一充电USB接口以及第二充电USB接口均位于第二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正极接触端和第二负极套均位于第三安装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扩展口的散热型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散热孔均为沿前后向延伸的条形孔,每一条形孔的前、后端壁分别一体往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通过第三延伸部一体连接,每一第三延伸部位于相应条形孔的下方且两者之间保持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华崔荣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