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毅专利>正文

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9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由底板和两侧侧板组成,所述侧板呈中空的“п”状,两侧侧板的顶面相互平齐,所述侧板的顶面处设有若干螺孔;所述槽盖上设有配合所述螺孔的安装孔,所述槽体和槽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本设计的线槽通过将两侧侧板设计成中空的“п”状,使其结构更加牢固,具有很好承受能力,方便铺设在地上,日常的踩踏不会使其变形;而且槽内的强弱电线缆不会有交叉接触的现象,另外,槽盖采用螺钉可拆卸安装和标准式模块化的设计,分为无出线口的裸盖板和有出线口的出线盖板,即使更换线缆或者改变用电点位置也不必担心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
本技术涉及电缆施工布线
,具体为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
技术介绍
综合布线系统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科技进步的体现,尤其对于办公写字楼来说,宽敞的大开间给办公环境提供了灵活丰富的自由空间,而随之出现的大量电线电缆(电源线缆、音视频线缆、监控信号线缆、光缆等)的敷设和布置则是个头痛的问题,既要考虑其敷设、维护和更换的方便;还要保证各种线缆的自身安全,互不干扰和影响;也要尽量减少使用空间,提高使用效果等。目前,传统的方式基本上就是采用“架空地板”的施工方式,即在建筑原有的地板或楼板面上额外架起一个空间,在此空间里再敷设有关线槽或线管。这种施工方式的突出问题就是整个工程工作量大而且繁琐,所占楼层空间较大,架空区内环境复杂、事故隐患大,也不易维护检修和更换等。另外,现有的布线线槽容易变形,不利于在地面布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方便在地面布线的线槽结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由底板和两侧侧板组成,所述侧板呈中空的“п”状,两侧侧板的顶面相互平齐,所述侧板的顶面处设有若干螺孔;所述槽盖上设有配合所述螺孔的安装孔,所述槽体和槽盖之间通过螺钉/螺丝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也呈中空的“п”状,所述隔板的顶面处也设有若干所述螺孔。隔板将线槽划分成两个槽沟,即专门敷设强电线缆的槽沟和专门敷设弱电线缆的槽沟,两个槽沟被完全隔离,互不接触、互不影响、互不干扰。<br>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顶面的宽度不小于10mm,两侧所述侧板之间的间距或者所述侧板与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本设计的线槽主要应用在地面布线,作为踏面应尽量小于成年人的脚长。进一步的,所述槽盖的底面设有卡挡所述侧板和/或隔板的限位片。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槽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所述槽盖,所述槽盖包括有裸盖板和出线盖板,所述裸盖板和出线盖板的外尺寸相同,所述出线盖板上开设有出线口;出线槽盖的安装可以很好地对应每个用电点,所有带出线口的出线槽盖均为标准式模块化,具可互换性,一旦需要更换线缆时,只要掀起有关线槽的槽盖就可以了;需要增加或改变用电点时,直接转换槽盖就行了。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和槽盖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使其具备足够的强度,以保证不易发生机械变形或折损等,确保槽内的所有线缆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线槽通过将两侧侧板设计成中空的“п”状,使其结构更加牢固,具有很好承受能力,方便铺设在地上,日常的踩踏不会使其变形;而且槽内的强弱电线缆不会有交叉接触的现象,另外,槽盖采用螺钉可拆卸安装和标准式模块化的设计,分为无出线口的裸盖板和有出线口的出线盖板,即使更换线缆或者改变用电点位置也不必担心施工困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槽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槽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槽盖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的槽盖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方案的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本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地面布线结构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方案的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可以采用许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方案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包括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的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由底板1和两侧侧板2组成,所述侧板2呈中空的“п”状,两侧侧板2的顶面相互平齐,所述侧板2的顶面处设有若干螺孔20;所述槽盖4上设有配合所述螺孔20的安装孔40,所述槽体和槽盖4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其中,每一所述槽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所述槽盖4,所述槽盖包括有裸盖板(如图3所示)和出线盖板(如图4所示),所述裸盖板和出线盖板的外尺寸相同,所述出线盖板上开设有出线口42。出线槽盖的安装可以很好地对应每个用电点,所有带出线口的出线槽盖均为标准式模块化,具可互换性,一旦需要更换线缆时,只要掀起有关线槽的槽盖就可以了;需要增加或改变用电点时,直接转换槽盖就行了。进一步的,所述槽体内还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也呈中空的“п”状,所述隔板3的顶面处也设有若干所述螺孔20。隔板3将线槽划分成两个槽沟,即专门敷设强电线缆的槽沟和专门敷设弱电线缆的槽沟,两个槽沟被完全隔离,互不接触、互不影响、互不干扰。其中,由于线槽的两个侧板2及中间隔离的隔板3均为受力体,所述侧板2的顶面的宽度S和/或所述隔板3的顶面的宽度B不小于10mm且不大于50mm,两侧所述侧板2之间的间距D或者所述侧板2与所述隔板3之间的间距A不大于300mm且不小于100mm。本设计的线槽主要应用在地面布线,作为踏面应尽量小于成年人的脚长,确保槽内的所有线缆安全。进一步的,所述槽盖4的底面设有配合卡挡所述侧板2和/或隔板3的限位片41,从而使得装配后的槽盖4不易松动。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由底板和两侧侧板组成,所述侧板呈中空的“п”状,两侧侧板的顶面相互平齐,所述侧板的顶面处设有若干螺孔;所述槽盖上设有配合所述螺孔的安装孔,所述槽体和槽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由底板和两侧侧板组成,所述侧板呈中空的“п”状,两侧侧板的顶面相互平齐,所述侧板的顶面处设有若干螺孔;所述槽盖上设有配合所述螺孔的安装孔,所述槽体和槽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也呈中空的“п”状,所述隔板的顶面处也设有若干所述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布线的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顶面的宽度不小于10mm,两侧所述侧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毅
申请(专利权)人:胡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