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腔增强装置及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享有2018年5月21日提交的题为“内腔增强装置及系统(LUMENREINFORCEMENTDEVICEANDSYSTEM)”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674,207号的权益,所述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手术器械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提供流体或其它器械部件可以通过的通路(内腔)的手术器械,该通路被增强以防止通路在弯曲力下塌缩。一些实施例的器械是电外科系统中的电外科棒的部件。
技术介绍
具有通路(如电外科装置的轴和内腔)的手术器械需要在执行包括但不限于增殖腺切除术的一些手术程序期间弯曲。这样的装置通常并有用于使流体和组织通过正弯曲的轴的抽吸或供应内腔。由于内腔可由聚合物制成并且在负压和升高温度下操作,因此内腔可能在弯曲到狭窄的半径或弯曲角度时易于扭结。类似地,围绕内腔的外轴可以由金属制成,其为相对较软的退火金属轴。此金属轴可能在弯曲到典型的操作状态时易于扭结。这种弯曲和扭结可限制或甚至阻止穿过内腔的流动。一些制造商通过在产品使用说明中发布弯曲准则,向用户推荐最大弯曲角度来解决通过内腔限制的流动限制问题。还可以提供可重复使用的手持式弯曲引导件,以促进安全的弯曲半径。此解决方案可能不允许用户针对独特的患者解剖结构将装置弯曲到所需的程度,并且弯曲引导件容易被放错位置。另一种现有技术的方法是使用更刚性且昂贵的聚醚醚酮(PEEK)管和/或较厚的管壁,以帮助增加内腔的抗弯曲性和抗塌缩性。这些措施仅解决部分问题。除了增加成本和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棒,包括:/n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棒体,其中所述远端包括柔性的至少一部分;/n流体流动端口,所述流体流动端口联接在所述棒体的近端附近并且连通通过所述棒体,以促进所述流体流到所述棒体的远端或从所述棒体的远端流出;/n在所述远端的柔性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内腔,所述内腔提供通路,所述内腔包括:/n内管状构件,所述内管状构件与所述流体流动端口流体连通,并且具有沿着其长度的内径和外径,以及/n具有沿着其长度的内径和外径的支承线圈,所述支承线圈包括具有线直径的螺旋形线,所述线沿着所述支承线圈的长度螺旋形地延伸以产生所述支承线圈的壁,/n其中所述支承线圈的壁由所述线在所述支承线圈的内径和所述支承线圈的外径处的范围限定,并且/n其中所述线的基本上每次回转都发生在沿着所述支承线圈的长度的三个线直径的相应距离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1 US 62/674,2071.一种外科棒,包括:
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棒体,其中所述远端包括柔性的至少一部分;
流体流动端口,所述流体流动端口联接在所述棒体的近端附近并且连通通过所述棒体,以促进所述流体流到所述棒体的远端或从所述棒体的远端流出;
在所述远端的柔性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内腔,所述内腔提供通路,所述内腔包括:
内管状构件,所述内管状构件与所述流体流动端口流体连通,并且具有沿着其长度的内径和外径,以及
具有沿着其长度的内径和外径的支承线圈,所述支承线圈包括具有线直径的螺旋形线,所述线沿着所述支承线圈的长度螺旋形地延伸以产生所述支承线圈的壁,
其中所述支承线圈的壁由所述线在所述支承线圈的内径和所述支承线圈的外径处的范围限定,并且
其中所述线的基本上每次回转都发生在沿着所述支承线圈的长度的三个线直径的相应距离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棒,其中所述远端的柔性部分包括可塑性变形的材料,所述可塑性变形的材料在定位成一定形状时保持该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外科棒,其中所述流体流动端口限定抽吸端口,所述抽吸端口用于连通通过所述内管状构件,以促进在所述棒体的远端处或附近提供负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棒,其中制造所述内管状构件的材料比制造所述支承线圈的材料柔性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棒,其中当所述支承线圈沿着基本上其全部长度为基本上笔直的时,所述支承线圈的内径与所述内管状构件的外径紧密相符。
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外科棒,其中所述支承线圈和所述内管状构件沿着所述支承线圈的基本上整个长度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科棒,其中所述支承线圈必须沿径向扩展以装配在所述内管状构件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棒,其中所述棒进一步限定电外科棒,所述电外科棒具有设置在棒远端上的电极。
9.一种电外科系统,包括:
控制器;以及
电外科棒,所述电外科棒电联接到所述控制器并且流体地联接到流体控制单元,所述电外科棒包括:
具有近端和远端的棒体,其中所述远端包括柔性的至少一部分,
抽吸端口,所述抽吸端口联接在所述棒体的近端附近并且连通通过所述棒体,以促进在所述棒体的远端处或附近提供负压;
在所述远端的柔性的所述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内腔,所述内腔提供通路,所述内腔包括:
内管状构件,所述内管状构件具有沿着其长度的内径和外径,和
具有沿着其长度的内径和外径的支承线圈,所述支承线圈包括具有线直径的螺旋形线,所述线沿着所述支承线圈的长度螺旋形地延伸以产生所述支承线圈的壁,
其中所述支承线圈的壁由所述线在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格拉斯·G·埃文斯,大卫·特纳,布兰登·史密斯,
申请(专利权)人:史密夫和内修有限公司,史密夫和内修整形外科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