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秀载专利>正文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78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架,所述支撑侧架远离底座的一端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通过第一销轴与支撑侧架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底座进行固定安装,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侧架能够将各个套筒分别与底座进行连接,各个套筒上设置的可滑动伸缩的滑杆,可以根据蓄电池的尺寸大小进行调整,并使用调节螺栓进行紧固,便于安装使用,同时,无需将蓄电池全部包裹住,只是对蓄电池的四周进行固定,使得蓄电池的散热效果更好,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属于蓄电池

技术介绍
蓄电池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蓄电池在进行安装时,需要使用固定装置对蓄电池进行固定,目前蓄电池的固定方式大多是将蓄电池固定安装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虽然能够完成对蓄电池的固定安装,但是蓄电池在使用时,外界温度较高时,蓄电池工作所散发的热量无法有效的排出,会使得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并且现有固定装置在对蓄电池进行固定时,不能够根据蓄电池尺寸的大小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得固定装置的适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架(3),所述支撑侧架(3)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旋转槽(13),所述旋转槽(13)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通过第一销轴(4)与支撑侧架(3)铰接,所述第一销轴(4)的两端与旋转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4)与第一套筒(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侧架(3)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所述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靠近支撑侧架(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翼板(6),所述翼板(6)与支撑侧架(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翼板(6)之间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侧架(3),所述支撑侧架(3)远离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旋转槽(13),所述旋转槽(13)的内部插接有第一套筒(5),所述第一套筒(5)通过第一销轴(4)与支撑侧架(3)铰接,所述第一销轴(4)的两端与旋转槽(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销轴(4)与第一套筒(5)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侧架(3)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所述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靠近支撑侧架(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翼板(6),所述翼板(6)与支撑侧架(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翼板(6)之间通过第二销轴(7)分别与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铰接,所述第二销轴(7)与翼板(6)的内板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7)与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8)和第三套筒(9)远离支撑侧架(3)一端的内部均滑动插接有滑杆(10),相邻的两个所述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秀载
申请(专利权)人:林秀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