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773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将数个设有各自独立IP地址的数字检波器串联后组成同样数字道结构的SMG↓[s]数据链;每个大线接口单元SLIM连接二串数字传感器SMG↓[s]数据链,道距为5米、10米。数传电缆的一端连接数据链,数据电缆的另一端连接数据交叉站;数据交叉站与中央记录系统通过数据电缆进一步连接;上述中央记录系统包括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回放的屏幕显示单元;在所述的大线接口单元SLIM里进一步设有一个带有RAM存储器的计算机;在所述的三维SEG-D格式数据的每条数据接收线上设有一个数据排列管理单元IXU。数传电缆的传输速率为100Mbps;可以实时样点传输。该系统生产时,二维:2000道/lms采样;三维:30000道/lms采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采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对油气及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使用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2004年7月20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资源勘探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的通知》,其中包含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球物理勘探
技术实现思路
,重点是针对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的精度和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2006年1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又十分明确的提出了“把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作为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目前在油气、煤炭勘探开发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是反射地震勘探方法。随着地质勘探目标由简单构造勘探到目前的复杂构造、隐蔽圈闭和岩性勘探,从而对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和勘探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油气勘探的初期,寻找地下构造如背斜圈闭、断层复杂化的构造圈闭等,使用多道地震仪作单次覆盖观测,在大庆那样优越的地震地质条件下,即可获得良好质量的反射记录,勾绘出大庆长垣构造,开发出大庆油田。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化发展,要求解决地层岩性圈闭。像胜利油田的古河道砂体、辽河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系统,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储存、管理、处理、输出;其特征在于:    完成信号接收的为将采集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的数字检波器;将数个设有各自独立IP地址的数字检波器串联后组成同样数字道结构的SMG↓[s]数据链;每个大线接口单元SLIM连接二串数字传感器SMG↓[s]数据链,数传电缆的一端连接数据链,数据电缆的另一端连接数据交叉站;数据交叉站与中央记录系统通过数据电缆进一步连接;上述中央记录系统包括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回放的屏幕显示单元。    在所述的大线接口单元SLIM里进一步设有一个带有RAM存储器的计算机;    在所述的三维SEG-D格式数据的每条数据接收线上设有一个数据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树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昌新业物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