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控制方法、耳机控制装置以及耳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751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该耳机包括入耳部和伸长部,其中,入耳部设有第一出声孔,伸长部与入耳部可拆卸连接,伸长部包括传声部,传声部相对于入耳部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所述传声件设有第二出声孔和声道,所述声道连通第一出声孔和第二出声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和耳机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实现耳机的入耳深度可调节,耳机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在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中切换,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控制方法、耳机控制装置以及耳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耳机、耳机控制方法和耳机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耳机分为半入耳式和入耳式两种,半入耳式的耳机佩戴时一般抵接于耳廓而不会深入到耳道内,而入耳式耳机则会深入耳道内。然而,目前的耳机出厂后的入耳深度是固定的、无法调节,用户若同时具有入耳和半入耳两种需求时,只能同时购买并携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耳机才能满足使用需求,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旨在实现耳机的入耳深度可调节,耳机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在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中切换,方便用户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第一出声孔;和伸长部,所述伸长部与所述入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伸长部包括传声件,所述传声件相对于所述入耳部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所述传声件设有第二出声孔和声道,所述声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可选地,所述伸长部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n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第一出声孔;和/n伸长部,所述伸长部与所述入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伸长部包括传声件,所述传声件相对于所述入耳部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所述传声件设有第二出声孔和声道,所述声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
入耳部,所述入耳部设有第一出声孔;和
伸长部,所述伸长部与所述入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伸长部包括传声件,所述传声件相对于所述入耳部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所述传声件设有第二出声孔和声道,所述声道连通所述第一出声孔和所述第二出声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套设于所述入耳部,所述传声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所述传声件包括连接部和用于抵接耳道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出声孔设于所述抵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耳柄和降噪麦克风,所述入耳部远离所述第一出声孔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耳柄,所述降噪麦克风包括反馈麦克风和前馈麦克风,所述反馈麦克风设于所述入耳部设有第一出声孔的一侧,所述前馈麦克风设于所述耳柄;
且/或,所述入耳部的外廓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伸长部的外廓径向尺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设于所述入耳部和所述伸长部,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伸长部与所述入耳部之间连接或分离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长部设有凸起,所述入耳部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件和与所述第一检测件配合检测的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之一设于所述凸起,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之另一设于所述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为磁性探测模块,所述第二检测件为磁性件;或,
所述第一检测件为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件为挡光部。


7.一种耳机控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耳机当前的入耳状态;
根据所述入耳状态确定所述耳机的声音处理参数;
按照所述声音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谦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