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69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应用该盖组件的一种摄像机。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摄像机可以通过从背板组件入风、从盖组件出风的风冷散热方式,并且盖组件可以在风冷散热的出风孔处形成气流转向遮挡,使出风孔流出的气流流向透光护盖所在方位,以借助风冷散热的排放气流实现对透光护盖的除尘清扫。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引入压缩气体形成背板组件的入风气流,以将压缩气体注入机壳的内腔中实现对机芯组件和机壳的风冷散热,从而,当摄像机被应用于钢铁、电力、水泥、石化等行业的高温现场环境中时,即便机壳采用单层壳壁,压缩气体实现的风冷散热也仍然可以满足摄像机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摄像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以及应用该盖组件的一种摄像机。
技术介绍
布设在监控现场的摄像机通常会存在散热和透光护盖除尘的需求散热和透光护盖除尘的需求,如何满足上述的需求成为现有技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装设有透光护盖、并在所述透光护盖的外周开设有出风孔;挡盖,所述挡盖装设于所述端盖并具有暴露所述透光护盖的避让开口,并且所述挡盖在所述避让开口的边缘对所述出风孔形成气流转向遮挡,所述气流转向遮挡使所述出风孔流出的气流流向所述透光护盖所在方位。可选地,所述气流转向遮挡使所述出风孔流出的气流方向以预定倾斜角度流向所述透光护盖所在方位,所述预定倾斜角度使流向所述透光护盖所在方位的气流在所述透光护盖表面形成流压。可选地,所述挡盖在所述避让开口的边缘具有形成所述气流转向遮挡的导风槽。可选地,所述导风槽具有引流槽壁和转向槽壁,其中,所述引流槽壁与所述通风孔的孔壁对接,所述转向槽壁连接所述引流槽壁并与所述通风孔的出风端面之间具有间隔,并且,所述转向槽壁以所述预定倾斜角度倾斜布置。可选地,通风孔在靠近所述端盖的外缘的一侧具有半孔缺口,所述引流槽壁在所述半孔缺口处与所述通风孔的孔壁对接。可选地,所述端盖的外缘具有环状法兰,所述环状法兰与所述端盖的外缘形成阶梯面,并且所述半孔缺口位于所述阶梯面处;所述挡盖的外缘具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环状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凸缘的内周面位于所述阶梯面处,并且所述引流槽壁形成于所述环状凸台的内周面;所述挡盖在所述避让开口的边缘具有朝向所述端盖倾斜的环状斜凸缘,并且,所述转向槽壁位于所述环状斜凸缘面向所述通风孔的表面。可选地,多个所述出风孔环绕所述透光护盖的外周等角分布。可选地,所述透光护盖包括镜头护盖和布置在所述镜头护盖的外周的红外灯护盖。可选地,多个所述红外灯护盖环绕所述镜头护盖的外周等角分布。可选地,所述端盖具有镜头探入腔以及布置在所述镜头探入腔外周的红外灯安装腔,其中,所述镜头护盖装设在所述镜头探入腔朝向所述挡盖的开口端面,所述红外灯护盖装设在所述红外灯安装腔朝向所述挡盖的开口端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相反两侧分别具有的第一开口端面和第二开口端面;机芯组件,所述机芯组件位于所述内腔中;如上所述的盖组件,所述盖组件的所述端盖装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端面,所述挡盖装设于所述端盖背向所述内腔的外侧;背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装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端面,并且,所述背板组件背向所述内腔的外侧具有压缩气体入风接头。可选地,所述压缩气体入风接头为气泵螺纹接头。可选地,所述背板组件背向所述内腔的外侧进一步具有电缆接头,并且所述机芯组件进一步与所述电缆接头电连接。可选地,所述机芯组件包括: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位于所述内腔中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端面;控制板组件,所述控制板组件在所述内腔中与所述摄像组件电连接,并且,所述控制板组件沿与所述压缩气体入风接头与所述出风孔之间的气流的顺流方向布置。可选地,所述机壳进一步具有在所述内腔中支撑所述控制板组件的支架,并且所述摄像组件装设在所述控制板组件背向所述支架的表面。基于上述实施例,摄像机可以通过从所述背板组件入风、从所述盖组件出风的风冷散热方式,并且所述盖组件可以在风冷散热的所述出风孔处形成所述气流转向遮挡,使所述出风孔流出的气流流向所述透光护盖所在方位,以借助风冷散热的排放气流实现对透光护盖的除尘清扫。而且,上述实施例可以引入压缩气体形成所述背板组件的入风气流,以将压缩气体注入所述机壳的所述内腔中实现对机芯组件和机壳的风冷散热。从而,当摄像机被应用于钢铁、电力、水泥、石化等行业的高温现场环境中时,即便所述机壳采用单层壳壁,压缩气体实现的风冷散热也仍然可以满足摄像机的散热需求。另外,压缩气体的注入可以使所述机壳的所述内腔中的气压高于外部气压,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所述机壳的所述内腔中造成积尘。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背板组件的正投影示意图;图4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风冷散热原理示意图;图5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摄像机所使用的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如图5所示盖组件中包括的端盖的正投影示意图;图7为如图5所示盖组件中包括的端盖的侧剖示意图;图8为如图5所示盖组件中包括的挡盖的侧剖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机壳100内腔110第一开口端面120第二开口端面11机芯组件11a摄像组件11b控制板组件12支架13红外灯组件14遮挡罩15安装柱20盖组件30背板组件31压缩气体入风接头32电缆接头320耐热线缆40端盖41透光护盖41a镜头护盖41b红外灯护盖42出风孔420半孔缺口43环状法兰45a镜头探入腔45b外周的红外灯安装腔50挡盖51避让开口52导风槽521引流槽壁522转向槽壁53环状凸台55环状斜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摄像机的背板组件的正投影示意图。请参见图1、并同时结合图2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摄像机包括机壳10、机芯组件11、盖组件20以及背板组件30。机壳10具有内腔100,内腔100的相反两侧分别具有的第一开口端面110和第二开口端面120。其中,机壳10的内腔100可以是由筒状的单层壳壁环绕形成的,并且,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开口端面110可以是面向监控场景的一侧端面(可以认为是摄像机的前端面),第二开口端面120可以是背向监控场景的一侧端面(可以认为是摄像机的后端面)。作为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的附加方案,机壳10可以进一步在装设有遮挡罩14。遮挡罩14可以通过安装柱15安装于机壳10、并与机壳10的壳壁保持预定的间隔,另外,遮挡罩14可以探出至第一开口端面110的外侧。摄像组件11位于内腔100中。其中,机芯组件可以11包括摄像组件11a和控制板组件11b,摄像组件11a可以位于内腔100中并靠近机壳10的第一开口端面110,控制板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端盖(40),所述端盖(40)装设有透光护盖(41)、并在所述透光护盖(41)的外周开设有出风孔(42);/n挡盖(50),所述挡盖(50)装设于所述端盖(40)并具有暴露所述透光护盖(41)的避让开口(51),并且所述挡盖(50)在所述避让开口(51)的边缘对所述出风孔(42)形成气流转向遮挡,所述气流转向遮挡使所述出风孔(42)流出的气流流向所述透光护盖(41)所在方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机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40),所述端盖(40)装设有透光护盖(41)、并在所述透光护盖(41)的外周开设有出风孔(42);
挡盖(50),所述挡盖(50)装设于所述端盖(40)并具有暴露所述透光护盖(41)的避让开口(51),并且所述挡盖(50)在所述避让开口(51)的边缘对所述出风孔(42)形成气流转向遮挡,所述气流转向遮挡使所述出风孔(42)流出的气流流向所述透光护盖(41)所在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转向遮挡使所述出风孔(42)流出的气流方向以预定倾斜角度流向所述透光护盖(41)所在方位,所述预定倾斜角度使流向所述透光护盖(41)所在方位的气流在所述透光护盖(41)表面形成流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50)在所述避让开口(51)的边缘具有形成所述气流转向遮挡的导风槽(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52)具有引流槽壁(521)和转向槽壁(522),其中,所述引流槽壁(521)与所述通风孔(42)的孔壁对接,所述转向槽壁(522)连接所述引流槽壁(521)并与所述通风孔(42)的出风端面之间具有间隔,并且,所述转向槽壁(522)以所述预定倾斜角度倾斜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通风孔(42)在靠近所述端盖(40)的外缘的一侧具有半孔缺口(420),所述引流槽壁(521)在所述半孔缺口(420)处与所述通风孔(42)的孔壁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40)的外缘具有环状法兰(43),所述环状法兰(43)与所述端盖(40)的外缘形成阶梯面,并且所述半孔缺口(420)位于所述阶梯面处;
所述挡盖(50)的外缘具有环状凸台(53),所述环状凸台(53)与所述环状法兰(43)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凸缘(53)的内周面位于所述阶梯面处,并且所述引流槽壁(521)形成于所述环状凸台(53)的内周面;
所述挡盖(50)在所述避让开口(51)的边缘具有朝向所述端盖(40)倾斜的环状斜凸缘(55),并且,所述转向槽壁(522)位于所述环状斜凸缘(55)面向所述通风孔(42)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风孔(42)环绕所述透光护盖(41)的外周等角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鹏纪元洪华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