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64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包括:包括背心主体,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背心主体的正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盛放施工工具和个人用品的口袋,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用于起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条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智能安全背心,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全时段全范围施工人员综合管理,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
本技术涉及安全背心
,特别是涉及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施工人员管理包括人员识别、人员定位和人员状态监测等重要部分,目前的施工人员管理仍旧是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的手段,尚无法有效实时确定人员位置和状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便于实时管理施工人员的便携式装备,满足施工过程人员管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解决施工管理中实时动态获取人员位置和状态并有效管理的难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背心主体,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背心主体的正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盛放施工工具和个人用品的口袋,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用于起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条带。较佳地,所述状态感知模块包括用于实时感知施工人员的运动状态信息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实时感知施工人员的姿态状态信息的陀螺仪,所述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较佳地,所述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和控制器集成于背心主体的胸前位置。较佳地,各模块之间连接的导线布置于反光条带下方。较佳地,所述背心主体的正面设有一个对讲机夹。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智能安全背心,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过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全时段全范围施工人员综合管理,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的反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线布置在反光条带下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其包括背心主体1,所述背心主体1上设有识别码2、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3、报警器4和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5。其中,所述背心主体1的正面设有两个用于盛放施工工具和个人用品的口袋6,所述背心主体1上设有用于起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条带7,各模块之间连接的导线8布置于反光条带7下方(见图3),所述背心主体1的正面设有一个对讲机夹9。所述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和控制器集成于背心主体的胸前位置。所述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背心主体1所处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当前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所述状态感知模块用于实时感知穿着安全背心的施工人员的运动状态信息和姿态状态信息,并将运动状态信息和姿态状态信息传输至控制器。其中,所述状态感知模块包括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所述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知施工人员的运动状态信息,所述陀螺仪用于实时感知施工人员的姿态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识别识别码以识别出施工人员的身份,基于施工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施工人员是否进入施工区域,在为是时进一步基于施工人员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施工人员是否进入施工区域中的特定施工区域,在为是时分析该施工人员是否有被允许进入特定施工区域的资格,在为否时通过报警器4发出该施工人员违规进入特定施工区域的警报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将该警报信息传输至后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运动状态信息和姿态状态信息判断施工人员是否发生倾倒、碰撞和坠落安全事件,在为是时发出危险发生指令至施工人员身上的随身安全装置,通过报警器4发出呼救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3将该呼救信息传输至后台。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背心主体,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所述背心主体的正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盛放施工工具和个人用品的口袋,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用于起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条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背心主体,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控制器、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为各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识别码、定位模块、状态感知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报警器和电源模块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背心主体的正面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盛放施工工具和个人用品的口袋,所述背心主体上设有用于起安全警示作用的反光条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人员用智能安全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感知模块包括用于实时感知施工人员的运动状态信息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信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