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对单个网络设备交换能力需求的日益增加,一个网络设备内集成的节点(英文:die)数目需要不断增多,而多个节点在网络设备内部形成的网络架构,需要满足非阻塞交换条件:每个节点网络侧入口的输入流量小于等于该节点网络侧入口带宽,且发往每个节点网络侧出口的输出流量小于等于该节点网络侧出口带宽。但是,网络设备中集成越多的节点,要满足非阻塞交换就需要为该网络设备内各个节点之间的链路配置较大的带宽,这对于网络设备而言较难实现,也就是说,目前的网络设备较难兼顾交换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和链路带宽增大的设计压力。基于此,亟待提供一种方案,可以让网络设备可以集成数目较多的节点以提高交换能力,但又可以在降低对各节点之间网络带宽需求的基础上,确保该网络交换设备实现非阻塞交换。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内负载分担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以尽量避免在网络设备内部集成数目较多的节点时,降低对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网络设备内的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网络设备内具有相同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内包括至少4个节点,所述至少4个节点构成体网结构,所述至少4个节点包括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n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一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一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报文;/n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二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二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内的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网络设备内具有相同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内包括至少4个节点,所述至少4个节点构成体网结构,所述至少4个节点包括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一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一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二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二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源节点,在所述网络设备内的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第一路径的指示信息封装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其中,所述第一路径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所经过的各跳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二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二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路径的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为基于负载分担算法确定的,所述负载分担算法为等效电阻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以下任意一种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的粒度:
报文数量、报文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网结构为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或三棱柱。
7.一种负载分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内的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网络设备内具有相同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内包括至少3个节点,所述至少3个节点构成环网结构,所述至少3个节点包括所述源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一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一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二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二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不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源节点,在所述网络设备内的第一节点接收第一报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将第一路径的指示信息封装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其中,所述第一路径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所经过的各跳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预设的第二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二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第二路径的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为基于负载分担算法确定的,所述负载分担算法为等效电阻法。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以下任意一种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的粒度:
报文数量、报文长度。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内至少四个节点,所述至少四个节点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其中,所述第一节点分别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三节点以及所述第四节点直连;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接收报文,并将报文发送到所述第二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四个节点形成体网结构,所述体网结构为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或三棱柱。
1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内包括至少4个节点,所述至少4个节点构成体网结构,所述至少4个节点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用于接收第一报文和第二报文,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在所述网络设备内具有相同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所述目的节点为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一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转发所述第一报文;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二流量分配比例,沿第二路径向所述目的节点发送所述第二报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源节点,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
在接收第一报文之后,将第一路径的指示信息封装到所述第一报文中,其中,所述第一路径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路径从所述源节点到所述目的节点所经过的各跳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具体用于:
根据第二路径的指示信息,将所述第二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一节点的下一跳节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为基于负载分担算法确定的,所述负载分担算法为等效电阻法。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根据以下任意一种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流量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二流量分配比例的粒度:
报文数量、报文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体网结构为四面体、六面体、八面体或三棱柱。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