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承式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4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承式光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自承式光缆,包括光缆护套,所述光缆护套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顶部连接有吊线护套,且连接筋侧壁开设有挂接孔,所述吊线护套的内部安装有吊线,所述光缆护套的内部连接有松套管,所述松套管的内部中间安装有加强筋,且松套管的内部靠近加强筋的一侧连接有光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片、限位槽与凸块的配合,可对光纤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防止了光纤发生错位移动,提高了光纤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增强松套管内部的结构强度,通过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的配合,可缓冲并吸收光缆承重或弯折时的张力,以提高光缆的抗压能力,以便对光纤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承式光缆
本技术属于自承式光缆
,具体涉及一种自承式光缆。
技术介绍
自承式光缆全称全介质自承式光缆,是指光缆自身加强构件能承受自重及外界负荷,这一名称就点明了这种光缆的使用环境及其关键技术,因为是自承式,所以其机械强度举足轻重,使用全介质材料是因为光缆处于高压强电环境中,必须能耐受强电的影响,由于是在电力杆塔上架空使用,所以必须有配套的挂件将光缆固定在杆塔上。在专利号为CN201520250573.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承式光缆,该装置通过在护套内加入中心加强件,以提高光缆的抗压能力,但在实际使用时光缆的结构强度仍然较差,抗压承重能力较弱,且内部光纤容易错位移动,影响信号传输,另外,该装置通过在连接筋上开设挂接孔,使挂钩可以挂接在挂接孔中,从而使得挂接更方便与快速,但挂接后不稳定,风吹时挂钩容易从挂接孔中脱落,十分影响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承式光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光缆的结构强度较差,以及挂钩容易从挂接孔中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护套(4),所述光缆护套(4)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的顶部连接有吊线护套(2),且连接筋(3)侧壁开设有挂接孔(14),所述吊线护套(2)的内部安装有吊线(1),所述光缆护套(4)的内部连接有松套管(5),所述松套管(5)的内部中间安装有加强筋(8),且松套管(5)的内部靠近加强筋(8)的一侧连接有光纤(10),所述加强筋(8)的外壁且位于相邻两个光纤(10)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片(6),所述固定片(6)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光纤(10)相匹配的限位槽(19),且固定片(6)远离加强筋(8)的一端两侧均安装有凸块(13),所述松套管(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缆护套(4),所述光缆护套(4)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的顶部连接有吊线护套(2),且连接筋(3)侧壁开设有挂接孔(14),所述吊线护套(2)的内部安装有吊线(1),所述光缆护套(4)的内部连接有松套管(5),所述松套管(5)的内部中间安装有加强筋(8),且松套管(5)的内部靠近加强筋(8)的一侧连接有光纤(10),所述加强筋(8)的外壁且位于相邻两个光纤(10)之间的位置处安装有固定片(6),所述固定片(6)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光纤(10)相匹配的限位槽(19),且固定片(6)远离加强筋(8)的一端两侧均安装有凸块(13),所述松套管(5)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缓冲槽(11),所述光缆护套(4)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缓冲槽(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承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3)的内部靠近挂接孔(14)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腔槽(15),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