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目前越来越成熟,市面上大部分无线充电产品都遵循WPC联盟制定的QI协议标准,而QI协议目前最大支持无线充的功率为15W,其15W的产品发热不是那么严重。目前市场上40W的无线快充产品已经问世,由于是高功率的无线快充设备,其在充电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而随着热量的增加其充电效率会下降。同时市面上存在的无线充电器大都是单一的为手机进行充电的产品,而现在的消费类电子还包括智能手表、无线蓝牙耳机以及智能手环等,这些产品目前都支持无线充电技术,而一个个对其充电的话需要多台设备,这样的方式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同时也会浪费更多的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多种设备无线充电,且可有效提高充电效率的无线充电器。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底座和用于承载手机的手机充电支撑板;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鼓风机和风道;所述底座上设有与安装腔连通以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具有底座(1)和用于承载手机的手机充电支撑板(2);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设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内设有鼓风机(3)和风道(4);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安装腔(11)连通以供鼓风机(3)进风的进风口,鼓风机(3)的出风口与风道(4)的进口连通,底座(1)上还设有与风道(4)的出口连通的出风口(12);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上设有与出风口(12)对应的散热风道(21);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内设有用于给手机无线充电的第一无线充电模块(5);所述散热风道(21)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改变风向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具有底座(1)和用于承载手机的手机充电支撑板(2);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设置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安装腔(11);所述安装腔(11)内设有鼓风机(3)和风道(4);所述底座(1)上设有与安装腔(11)连通以供鼓风机(3)进风的进风口,鼓风机(3)的出风口与风道(4)的进口连通,底座(1)上还设有与风道(4)的出口连通的出风口(12);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上设有与出风口(12)对应的散热风道(21);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内设有用于给手机无线充电的第一无线充电模块(5);所述散热风道(21)内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改变风向的障碍柱(2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鼓风机(3)和第一无线充电模块(5)的控制模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21)内设有多个障碍柱(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各障碍柱(22)呈矩阵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障碍柱(22)对应设置在承载在手机充电支撑板(2)上的手机的手机热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给放置在底座(1)上支持无线充电产品充电的第二无线充电模块(7);所述第二无线充电模块(7)与控制模块(6)电连接且受控制模块(6)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承载手机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上设有用于支撑手机并使得手机与承载面之间形成不影响无线充电的间隙的支撑体(24);所述间隙为散热风道(21);所述底座(1)上的出风口(12)对应散热风道(2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充电支撑板(2)内设有散热风道(21);所述底座(1)上的出风口(12)对应散热风道(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防止手机下滑的第一限位体(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绍华,孔佳,李析隆,李小宝,邬均文,王明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