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0482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该三电平并网逆变器采用直流电压外环控制,电流解耦内环控制,并考虑了中性点平衡控制以及锁相环导致的频率耦合,采用谐波线性化的方法,在静止坐标系下建立了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导纳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考虑了中性点平衡控制,建立了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模型,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分析不同功率等级,电网阻抗和控制器参数时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稳定性,能够为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系统参数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功率新能源发电场合,两电平逆变器越来越多被三电平逆变器所取代,如海上风电场。由于并网逆变器的复杂的动态性能,逆变器与弱电网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稳定性问题,从而危害电网安全运行。为了分析并网逆变器和电网间的稳定性问题,需要建立逆变器的小信号模型。现有的研究大多是研究两电平并网逆变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然而目前尚未建立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小型号阻抗模型。因此,亟需建立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模型用于分析NPC型三电平逆变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解决了考虑中性点平衡控制时,三电平逆变器阻抗建模的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应用于分析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理想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PCC处注入频率为fp的扰动电压,得到三相电网电压表达式;步骤二,所述三相电网电压表达式经过坐标变换,得到dq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vd以及vq,所述的电网电压vd以及vq在dq坐标系下使用复变量表示,得到电压Vdq;步骤三,在静止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电压Vdq建立功率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步骤四,在dq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电压Vdq建立控制环路的小信号相量模型;步骤五,在dq坐标系下,建立逆变器交流侧和直流侧之间的电流关系的小信号模型;步骤六,在dq坐标系下,得到逆变器交流侧电压电流关系的小信号模型;步骤七,根据步骤三至六所建立的模型,得到频率为ωp的交流电压扰动以及与直流电流扰动对应的导纳Ya0(ωp);当直流电压稳定时,计算得到交流电压扰动与交流电流扰动对应的导纳Ya1(ωp),以及耦合电流对应的导纳Ya2(ωp);考虑直流电压扰动时,计算得到频率为ωp的直流电压扰动与对应的频率为(ωp+ω1)和(ωp-ω1)的交流电流扰动之间的导纳Y01(ωp)和Y02(ωp);计算得到逆变器直流电压电流扰动之间的自导纳Y00(ωp);步骤八,将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等效为串联,计算得到直流侧电容的导纳Ydc(ωp);步骤九,根据逆变器叫直流侧扰动传递过程计算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自导纳Ysa(ωp)和伴随导纳Yaa(ωp)。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考虑了中性点平衡控制,建立了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模型,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分析不同功率等级,电网阻抗和控制器参数时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稳定性,能够为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系统参数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和控制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小信号扰动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模型和仿真测量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如图1所示,主电路由12个IGBT和6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采用SVPWM调制;交流滤波器采用L型滤波器;Z为等效电网阻抗;vabc为等效电网电压;iabc为PCC点处的电流;vdc、idc为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电流。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采用直流电压控制外环,电流解耦内环控制。在上述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和控制结构,以及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应用于分析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理想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PCC处注入频率为fp的扰动电压,得到三相电网电压表达式;步骤二,所述三相电网电压表达式经过坐标变换,得到dq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vd以及vq,所述的电网电压vd以及vq在dq坐标系下使用复变量表示,得到电压Vdq;步骤三,在静止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电压Vdq建立功率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步骤四,在dq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电压Vdq建立控制环路的小信号相量模型;步骤五,在dq坐标系下,建立逆变器交流侧和直流侧之间的电流关系的小信号模型;步骤六,在dq坐标系下,得到逆变器交流侧电压电流关系的小信号模型;步骤七,根据步骤三至六所建立的模型,得到频率为ωp的交流电压扰动以及与直流电流扰动对应的导纳Ya0(ωp);当直流电压稳定时,计算得到交流电压扰动与交流电流扰动对应的导纳Ya1(ωp)以及耦合电流对应的导纳Ya2(ωp);考虑直流电压扰动时,计算得到频率为ωp的直流电压扰动与对应的频率为(ωp+ω1)和(ωp-ω1)的交流电流扰动之间的导纳Y01(ωp)和Y02(ωp);计算得到逆变器直流电压电流扰动之间的自导纳Y00(ωp);步骤八,当中性点扰动电流作用于直流侧的中性点时,上下两个电容器的扰动电压幅值相同。当电容不平衡时,只影响电容上电流扰动,两个电容电压扰动之和始终为零,直流侧中性点的扰动不会影响直流侧电容电压,因此可以将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等效为串联,计算得到直流侧电容的导纳Ydc(ωp);步骤九,根据逆变器叫直流侧扰动传递过程推导得到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自导纳Ysa(ωp)和伴随导纳Yaa(ωp)。本专利技术考虑了中性点平衡控制,建立了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模型,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分析不同功率等级,电网阻抗和控制器参数时的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稳定性,能够为NPC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系统参数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参考。更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功率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具体为:其中,ωp为扰动频率;ω1为电网的基波频率;L为滤波电感值;为dq坐标系下频率为(ωp-ω1)的电流扰动;为频率为(ωp-ω1)的直流电压扰动;Vdc为直流电压值;是频率为(ωp-ω1)的逆变器占空比;Ddq为dq坐标系下逆变器占空比的稳态值;*表示复数的共轭。更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控制环路的小信号相量模型具体为:其中,是频率为(ωp-ω1)的逆变器占空比;Vcr是等效载波幅值,2Vcr=Vdc;Gc(ωp-ω1)是电流环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Gv(ωp-ω1)是电压环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更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逆变器交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析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理想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PCC处注入频率为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析NPC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理想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PCC处注入频率为fp的扰动电压,得到三相电网电压表达式;
步骤二,所述三相电网电压表达式经过坐标变换,得到dq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vd以及vq,所述的电网电压vd以及vq在dq坐标系下使用复变量表示,得到电压Vdq;
步骤三,在静止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电压Vdq建立功率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步骤四,在dq坐标系下,根据所述电压Vdq建立控制环路的小信号相量模型;
步骤五,在dq坐标系下,建立逆变器交流侧和直流侧之间的电流关系的小信号模型;
步骤六,在dq坐标系下,得到逆变器交流侧电压电流关系的小信号模型;
步骤七,根据步骤三至六所建立的模型,得到频率为ωp的交流电压扰动以及与直流电流扰动对应的导纳Ya0(ωp);当直流电压稳定时,计算得到交流电压扰动与交流电流扰动对应的导纳Ya1(ωp),以及耦合电流对应的导纳Ya2(ωp);考虑直流电压扰动时,计算得到频率为ωp的直流电压扰动与对应的频率为(ωp+ω1)和(ωp-ω1)的交流电流扰动之间的导纳Y01(ωp)和Y02(ωp);计算得到逆变器直流电压电流扰动之间的自导纳Y00(ωp);
步骤八,将三电平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等效为串联,计算得到直流侧电容的导纳Ydc(ωp);
步骤九,根据逆变器叫直流侧扰动传递过程计算NPC型三相三电平逆变器的自导纳Ysa(ωp)和伴随导纳Yaa(ω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NPC型三相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