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面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37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端面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池上料、短路检测、一次注液、高温静置、开口预化成、高温老化、二次注液和封口,所述一次注液采用真空、加压交替的方式循环进行一次注液;所述二次注液采用变量注液,通过该注液工艺可有效解决端面焊圆柱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难以渗入卷芯内部的难题,同时提高注液的合格率及注液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面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端面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如方形、圆柱形等,在所有形状的电池结构中,圆柱形结构的电池体积是最小的,相应的体积能量密度是最大的,并且圆柱锂离子电池还具有散热快,各个方向受到压力均匀等优点,因此圆柱锂离子电池得到的应用也是最广泛的。注液是制造圆柱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工序,电解液量对于电池容量、循环性能、内阻等均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电解液量太多,电池易渗漏,可能使安全阀打开,造成电解液报废;而电解液量太少,会降低电池容量,且易引起电池爆炸。随着圆柱电池向大容量、大功率方向发展,电池壳体内的空间逐渐变小,卷芯中的活性物质压实密度越来越大,使得注液时不容易彻底渗透电极片,从而降低生产效率和注液合格率,最终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受到极大的影响。现有的注液方法主要是采用负压倒吸式注液,即在电池内部形成负压,用管路将电池盒与电解液连接,使得电池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面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池上料、短路检测、一次注液、高温静置、开口预化成、高温老化、二次注液和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注液的具体步骤为:对短路检测合格后的电池扫码、称重,重量记为m1;依次进行对孔、注液杯与电池注液孔连接的密封性测试,将测试合格的电池放置于封闭装置内,并采用真空、加压交替的方式循环进行一次注液,一次注液后对电池称重,重量记为m2,同时将两次称重结果与电池码绑定并保存;/n所述二次注液的具体步骤为:对电压测试合格的电池进行电芯扫码后、称重,重量记为m3,对孔后,调取所述一次注液中保存的称重数据m1和m2,得到二次注液量m4=m-(m3-m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面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注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电池上料、短路检测、一次注液、高温静置、开口预化成、高温老化、二次注液和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注液的具体步骤为:对短路检测合格后的电池扫码、称重,重量记为m1;依次进行对孔、注液杯与电池注液孔连接的密封性测试,将测试合格的电池放置于封闭装置内,并采用真空、加压交替的方式循环进行一次注液,一次注液后对电池称重,重量记为m2,同时将两次称重结果与电池码绑定并保存;
所述二次注液的具体步骤为:对电压测试合格的电池进行电芯扫码后、称重,重量记为m3,对孔后,调取所述一次注液中保存的称重数据m1和m2,得到二次注液量m4=m-(m3-m1),完成二次变量注液,其中,m为电池总保液量,注液后对电芯称重,重量记为m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路检测采用脉冲式,检测参数为电压200~400V,时间0.1~0.5s,Vd1:5%~15%,Vd2:15%~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注液步骤中加入的电解液量为电池总保液量m的50%-9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加压交替的方式循环进行一次注液的具体步骤为:
S1、第一次抽真空保持5-20s后,第二次抽真空保持30-100s;
S2、关闭真空加高压并保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张磊杨庆锁袁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