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04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模块,多个换热模块依次连接设置;换热模块包括进流管、换热扁管和出流管,进流管和出流管均与换热扁管连通设置,进流管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出流管上设置有流体出口;分液结构,分液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分液连接口,多个分液连接口与多个流体入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分液连接口用于与相应的流体入口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因分流不均导致的换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一般包括多个换热扁管、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以及多个翅片,多个换热扁管间隔设置,每个换热扁管上均设置有翅片,多个换热扁管的进口均与进口集流管连通,多个换热扁管的出口均与出口集流管连通。通过将上述结构连接设置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整体式的换热器结构。然而,这种换热器在进行换热分配时,需要通过一个进口集流管向多个换热扁管进行分流,由于换热扁管数量较多,这样会导致进口集流管在分流时出现分流不均的现象,不利于制冷剂的分配,进而影响了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因分流不均导致的换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模块,多个换热模块依次连接设置;换热模块包括进流管、换热扁管和出流管,进流管和出流管均与换热扁管连通设置,进流管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出流管上设置有流体出口;分液结构,分液结构上设置有多个分液连接口,多个分液连接口与多个流体入口一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热模块(10),多个所述换热模块(10)依次连接设置;所述换热模块(10)包括进流管(11)、换热扁管(12)和出流管(13),所述进流管(11)和所述出流管(13)均与所述换热扁管(12)连通设置,所述进流管(11)上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出流管(13)上设置有流体出口;/n分液结构(20),所述分液结构(20)上设置有多个分液连接口,多个所述分液连接口与多个所述流体入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分液连接口用于与相应的所述流体入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模块(10),多个所述换热模块(10)依次连接设置;所述换热模块(10)包括进流管(11)、换热扁管(12)和出流管(13),所述进流管(11)和所述出流管(13)均与所述换热扁管(12)连通设置,所述进流管(11)上设置有流体入口,所述出流管(13)上设置有流体出口;
分液结构(20),所述分液结构(20)上设置有多个分液连接口,多个所述分液连接口与多个所述流体入口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分液连接口用于与相应的所述流体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流管(11)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进流管(11)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出流管(13)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出流管(13)连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流管(11)和所述出流管(13)均位于所述换热扁管的同一侧,所述换热扁管(12)内部具有U型流通通道,所述进流管(11)与所述U型流通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流管(13)与所述U型流通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结构(20)包括:
莲蓬头(21),所述莲蓬头(21)上设置有多个分液口;
多个分液管路(22),多个所述分液管路(22)与多个所述分液口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建马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