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19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包括底壳本体和方形边框,底壳本体设有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两个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支撑条,底壳本体设有十字型支架,底壳本体设有四条横向支撑条,底壳本体设有两条相对称的纵向支撑条,底壳本体设有四个磁铁块和六个铜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模组底壳通用多种间距是通过更换不同间距的灯板实现,底壳上预留了多种间距的孔位结构,使底壳可以通用,避免了市面上一种间距一种底壳的情况;底壳结构设计上预留了多种安装结构,第一种是通过底壳上4个磁铁,磁吸的方式把模组固定在箱体上;第二种是利用底壳上的6个铜柱,通过螺丝的方式把模组固定在箱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LED显示屏
,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
技术介绍
LED显示屏模组是由很多显示单元拼接形成的显示装置,目前的LED显示屏模组应用非常广泛,在户外广告传媒,节目演出,大型会议等领域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图1所示,LED显示屏模组结构:模组面罩1c、模组灯板1b、模组底壳1e、模组把手1a和模组盖板1d,5个部分组成;LED显示屏模组安装结构为:把模组灯板1b放在模组底壳1e上,对准孔位,然后把模组面罩1c放在模组灯板1b上面面,通过螺丝将模组灯板1b模组面罩1c固定在模组底壳1e上,之后将模组把手1c和模组盖板1d通过螺丝固定在模组底壳1e上;现有普通的模组底壳只能配合使用一种间距,一种安装方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为节省成本,方便作业,现需要设计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包括底壳本体和方形边框,所述底壳本体设有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柱孔,所述支撑框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座孔,所述支撑框的四条边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设有第二安装柱孔,所述方形边框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座和第三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座设有第二安装座孔、第三安装柱设有第三安装柱孔,所述方形边框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座孔和一个8字孔,两个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支撑条,两条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条的交点位置设置有第四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设有四个第四安装座孔,所述底壳本体设有十字型支架,所述十字型支架的相交处设有四个第四安装柱,所述第四安装柱设有第四安装柱孔,所述十字型支架连接有六个第五安装座,所述第五安装座设有四个第五安装座孔,所述十字型支架连接有八组安装柱组,所述安装柱组设有安装柱孔,所述十字型支架与支撑条的交接处设有第五安装柱,所述第五安装柱设有第五安装柱孔,所述底壳本体设有四条横向支撑条,所述横向支撑条四个第六安装柱,所述第六安装柱设有第六安装柱孔,中间的两条所述横向支撑条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板,所述支板连接有第七安装柱,所述第七安装柱设有第七安装柱孔,所述底壳本体设有两条相对称的纵向支撑条,所述纵向支撑条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板,所述第一支板连接有第八安装柱,所述第八安装柱设有第八安装柱孔,所述底壳本体设有四个磁铁块和六个铜柱。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两条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条的交点在支撑框的边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柱组包括四个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孔设置在安装柱上,四个所述安装柱孔的中心连线为等腰梯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十字型支架纵向上的安装柱组的长边上的两个安装柱与相对应的横向支撑条相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壳本体设有环形加强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安装柱孔为8字型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模组底壳可以通用多种间距的结构:模组底壳通用多种间距是通过更换不同间距的灯板实现,底壳上预留了多种间距的孔位结构,使底壳可以通用,避免了市面上一种间距一种底壳的情况;2、模组底壳可兼容多种模组安装结构:底壳结构设计上预留了多种安装结构,第一种是通过底壳上4个磁铁,磁吸的方式把模组固定在箱体上;第二种是利用底壳上的6个铜柱,通过螺丝的方式把模组固定在箱体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LED显示屏模组结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P3.91型号模组灯板孔位结构示意图;图10为P2.97型号模组灯板孔位结构示意图;图11为P2.84型号模组灯板孔位结构示意图;图12为P2.6型号模组灯板孔位结构示意图;图13为P1.95型号模组灯板孔位结构示意图;图14为P4.81型号模组灯板孔位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模组面罩1c、模组灯板1b、模组底壳1e、模组把手1a、模组盖板1d、底壳本体1、方形边框2、第二安装座21、第三安装柱22、第二安装座孔23、第三安装柱孔24、第三安装座25、第三安装座孔26、8字孔27、支撑框3、第一安装柱31、第一安装柱孔32、第一安装座33、第一安装座孔34、第二安装柱35、第二安装柱孔36、支撑条4、第四安装座41、第四安装座孔42、十字型支架5、第四安装柱51、第四安装柱孔52、第五安装座53、第五安装座孔54、安装柱组55、安装柱孔56、第五安装柱57、第五安装柱孔58、横向支撑条6、第六安装柱61、第六安装柱孔62、支板63、第七安装柱64、第七安装柱孔65、纵向支撑条7、第一支板71、第八安装柱72、第八安装柱孔73、磁铁块8、铜柱81、环形加强筋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包括底壳本体1和方形边框2,底壳本体1设有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3,支撑框3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安装柱31,第一安装柱31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柱孔32,支撑框3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座33,第一安装座33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座孔34,支撑框3的四条边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柱35,第二安装柱35设有第二安装柱孔36,方形边框2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1和第三安装柱22,第二安装座21设有第二安装座孔23、第三安装柱22设有第三安装柱孔24,方形边框2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安装座25,第三安装座25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座孔26和一个8字孔27,两个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座25之间连接有支撑条4,两条相对应的支撑条4的交点位置设置有第四安装座41,第四安装座41设有四个第四安装座孔42,底壳本体1设有十字型支架5,十字型支架5的相交处设有四个第四安装柱51,第四安装柱51设有第四安装柱孔52,十字型支架5连接有六个第五安装座53,第五安装座53设有四个第五安装座孔54,十字型支架5连接有八组安装柱组55,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包括底壳本体(1)和方形边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安装柱(31),所述第一安装柱(31)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柱孔(32),所述支撑框(3)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座(33),所述第一安装座(33)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座孔(34),所述支撑框(3)的四条边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柱(35),所述第二安装柱(35)设有第二安装柱孔(36),所述方形边框(2)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1)和第三安装柱(22),所述第二安装座(21)设有第二安装座孔(23)、第三安装柱(22)设有第三安装柱孔(24),所述方形边框(2)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安装座(25),所述第三安装座(25)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座孔(26)和一个8字孔(27),两个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座(25)之间连接有支撑条(4),两条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条(4)的交点位置设置有第四安装座(41),所述第四安装座(41)设有四个第四安装座孔(42),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十字型支架(5),所述十字型支架(5)的相交处设有四个第四安装柱(51),所述第四安装柱(51)设有第四安装柱孔(52),所述十字型支架(5)连接有六个第五安装座(53),所述第五安装座(53)设有四个第五安装座孔(54),所述十字型支架(5)连接有八组安装柱组(55),所述安装柱组(55)设有安装柱孔(56),所述十字型支架(5)与支撑条(4)的交接处设有第五安装柱(57),所述第五安装柱(57)设有第五安装柱孔(58),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四条横向支撑条(6),所述横向支撑条(6)四个第六安装柱(61),所述第六安装柱(61)设有第六安装柱孔(62),中间的两条所述横向支撑条(6)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板(63),所述支板(63)连接有第七安装柱(64),所述第七安装柱(64)设有第七安装柱孔(65),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两条相对称的纵向支撑条(7),所述纵向支撑条(7)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板(71),所述第一支板(71)连接有第八安装柱(72),所述第八安装柱(72)设有第八安装柱孔(73),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四个磁铁块(8)和六个铜柱(8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多种间距、多种安装方式的模组底壳结构,包括底壳本体(1)和方形边框(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正方形结构的支撑框(3),所述支撑框(3)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安装柱(31),所述第一安装柱(31)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柱孔(32),所述支撑框(3)的四个角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安装座(33),所述第一安装座(33)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座孔(34),所述支撑框(3)的四条边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柱(35),所述第二安装柱(35)设有第二安装柱孔(36),所述方形边框(2)的四个角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1)和第三安装柱(22),所述第二安装座(21)设有第二安装座孔(23)、第三安装柱(22)设有第三安装柱孔(24),所述方形边框(2)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三安装座(25),所述第三安装座(25)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座孔(26)和一个8字孔(27),两个相对应的所述第三安装座(25)之间连接有支撑条(4),两条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条(4)的交点位置设置有第四安装座(41),所述第四安装座(41)设有四个第四安装座孔(42),所述底壳本体(1)设有十字型支架(5),所述十字型支架(5)的相交处设有四个第四安装柱(51),所述第四安装柱(51)设有第四安装柱孔(52),所述十字型支架(5)连接有六个第五安装座(53),所述第五安装座(53)设有四个第五安装座孔(54),所述十字型支架(5)连接有八组安装柱组(55),所述安装柱组(55)设有安装柱孔(56),所述十字型支架(5)与支撑条(4)的交接处设有第五安装柱(57),所述第五安装柱(57)设有第五安装柱孔(58),所述底壳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样凌向荣石建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锐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