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71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供暖发电机组,风机的风叶轮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转轴,转轴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升速齿轮箱,两根输出轴的其中一根输出轴连接着工作模式切换装置,另一根输出轴连接着副发电机,工作模式切换装置的两根输出轴,第一输出轴连接着主发电机,第二根输出轴连接着摩擦式加热器,密封的机壳内设置着具有推力控制装置的静轴,静轴端与传动轴端之间设置着润滑油湍流换热装置,传动轴一侧的机壳端设置着离心式泵,泵壳的出口管与油‑水换热器的进油口相连接,另一侧的出油管与机壳相连接,油‑水换热器的出水管连接着电加热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直接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换热效率,延长发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供暖发电机组
本技术涉及发电机疗领域,属于风力供暖发电机组,特别是一种风力供暖发电机组。
技术介绍
为解决电网低谷时段风电机组“弃风限电”问题,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于2015年发布-国能综新能[2015]306号文件《关于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至此,风电供暖这一新的环保理念走向前台。风电供热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储能、调峰及减排三个方面。风电清洁供暖对提高北方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消纳风电能力,缓解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电力负荷低谷时段风电并网运行困难,促进城镇能源利用清洁化,减少化石能源低效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意义重大。风电供暖是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所发出来的电向换热装置(采暖站)供电,换热装置通过电加热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向用户供暖。其存在问题如下:(1)风电供暖的能量转换环节比较多,能量转换流程为: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电能转换为热能,转换过程中能量损耗较多,效率较低。(2)风力发电机组因制造成本高,因此其所发出来的电价比火电和水电高,电是二次能源,用风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其特征是:风机的风叶轮(1)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转轴(2),转轴(2)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升速齿轮箱(3),其两根输出轴的其中一根输出轴连接着工作模式切换装置(4),另一根输出轴连接着副发电机(24),工作模式切换装置(4)的两根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连接着主发电机(5),第二根输出轴连接着摩擦式加热器的转动轴(6),在其密封的机壳(7)内设置着具有推力控制装置的静轴(8),在静轴端与传动轴端之间设置着润滑油湍流换热装置,位于转动轴(6)一侧的机壳端设置着离心式泵(9),其叶轮固装在转动轴(6)上,泵壳的出口管与油-水换热器(10)的进油口相连接,其另一侧的出油管与机壳(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其特征是:风机的风叶轮(1)通过圆锥齿轮传动转轴(2),转轴(2)通过圆锥齿轮传动升速齿轮箱(3),其两根输出轴的其中一根输出轴连接着工作模式切换装置(4),另一根输出轴连接着副发电机(24),工作模式切换装置(4)的两根输出轴,其中第一输出轴连接着主发电机(5),第二根输出轴连接着摩擦式加热器的转动轴(6),在其密封的机壳(7)内设置着具有推力控制装置的静轴(8),在静轴端与传动轴端之间设置着润滑油湍流换热装置,位于转动轴(6)一侧的机壳端设置着离心式泵(9),其叶轮固装在转动轴(6)上,泵壳的出口管与油-水换热器(10)的进油口相连接,其另一侧的出油管与机壳(7)相对应的进油口相连接,油-水换热器(10)的出水管连接着电加热水箱(11),其出口管向用户供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其特征是:主发电机(5)通过导线连接着电加热水箱(11)内的电加热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其特征是:副发电机(24)通过导线连接着蓄电池(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其特征是:润滑油湍流换热装置的结构为在转动轴(6)和静轴(8)的自由端端面上分别设置着漩涡型槽,其结构为在转动轴(6)和静轴(8)的轴端分别设置着中心盲孔(25),在中心盲孔(25)的里端径向设置着连通中心盲孔(25)的通孔(26),在转动轴(6)和静轴(8)的自由端端面上分别设置以中心盲孔(25)为中心向周围扩散且均布的渐开线凹槽(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供暖发电机组,其特征是:推力控制装置的结构为在摩擦式加热器机壳(7)的外端固接着管状弹簧座(14),固装在管状弹簧座(14)外端的第一电动机(15),其电机轴连接的蜗杆(16)传动蜗轮(17),在蜗轮(17)中心孔固装的第一螺杆(18)通过管状弹簧座(14)外端面的通孔水平伸入到管状弹簧座(14)内,并且与伸出机壳(7)的静轴(8)端面盲孔相配合,在第一螺杆(18)上依次配合安装着法兰螺母(19)、压缩弹簧(20)和空心法兰(21),空心法兰(21)与静轴(8)的外端面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黑提·吾肯董晓红刘岩杨嘉鹏黄卉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