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65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包括上梯,上梯包括右支柱和左支柱,右支柱和左支柱之间连接有连接踏板,还包括下梯,下梯也包括右支柱和左支柱及连接于右支柱和左支柱之间的连接踏板,下梯滑动连接于上梯,且通过销连接实现上梯和下梯在长度方向上的固定;上梯的顶部连接有搭接吊钩;下梯的底端铰接有铰接座,下梯的底端与铰接座之间通过铰接座两侧的紧固螺栓压紧固定;铰接座下方连接有底板。本绝缘梯的底部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长度方向上能够伸缩,适应性强,运输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
技术介绍
变电是指电力系统中,通过一定设备将电压由低等级转变为高等级(升压)或由高等级转变为低等级(降压)的过程。为了保证电力传输的正常进行,需要对变电设置进行检修。高电压等级变电设备通常安装在半空构架上,半空构架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距离。开展高电压等级变电设备检修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借助一字形绝缘梯跨接在半空构架的横杠上或用搭接吊钩勾住横杠再进行登高检修作业。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形绝缘梯下端与地面之间接触面积小,接近于点接触,因此摩擦力有限,容易与地面之间发生打滑,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从一字形绝缘梯上掉落下来,造成人身伤害;整个绝缘梯为一体结构,由于变电设备安装高度较高,所以就需要很长的绝缘梯,运输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绝缘梯底部与地面接触面积大、稳定性好,且能长度方向上任意伸缩,适应性强,运输方便。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包括上梯,所述上梯包括右支柱和左支柱,所述右支柱和左支柱之间连接有连接踏板,还包括下梯,所述下梯也包括右支柱和左支柱及连接于右支柱和左支柱之间的连接踏板,所述下梯滑动连接于上梯,且通过销连接实现上梯和下梯在长度方向上的固定;所述上梯的顶部连接有搭接吊钩;所述下梯的底端铰接有铰接座,所述下梯的底端与铰接座之间通过铰接座两侧的紧固螺栓压紧固定;所述铰接座下方连接有底板。优选的,所述上梯的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下梯的内侧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插入滑槽内与滑槽形成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梯的连接踏板上开设有抽拉槽,所述抽拉槽内滑动连接有抽拉板。优选的,所述连接踏板和抽拉板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上梯的右支柱和左支柱前侧开设有能够容纳护杆左右两侧的护杆槽,所述护杆的下端铰接于护杆槽的下端。优选的,所述上梯的一侧连接有滑轮架,滑轮架内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连接有拉绳端环,另一端连接有拉绳吊钩。优选的,所述滑轮架前侧设有拉绳固定板,所述拉绳固定板连接于上梯,所述拉绳穿过拉绳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后侧面上连接有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下梯滑动连接于上梯,且通过销连接实现上梯和下梯在长度方向上的固定,使得本绝缘梯长度可以任意调节,适应性强且运输方便。2、下梯的底端铰接有铰接座,铰接座下方连接有底板,这样绝缘梯与地面的角度可以调节,且能够保证底板始终紧贴地面,摩擦力大,不易滑动或侧翻。3、上梯的连接踏板上开设有抽拉槽,抽拉槽内滑动连接有抽拉板,拉出抽拉板能够增大工作人员脚下的活动面积,工作范围增加且安全系数提高。4、连接踏板和抽拉板的上表面均设有防滑纹,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5、上梯的右支柱和左支柱前侧开设有护杆槽,护杆槽内铰接有护杆,在检修作业时,打开护杆,护杆能够护住工人,防止工人因活动范围过大造成坠落风险。6、上梯的一侧连接有滑轮,便于工人梯顶运送工具或材料。7、底板上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对于不平整的路面可以用调节杆来垫高,使得底板处于水平状态,进一步增强本绝缘梯的稳定性。8、底板的后侧面上连接有脚轮,工人不用再费力抗梯子,直接通过脚轮拖拉更加省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中下梯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铰接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梯、11-右支柱、12-左支柱、13-连接踏板、14-抽拉槽、141-抽拉板、15-护杆、16-护杆槽、17-滑槽、18-上梯销孔、2-下梯、21-下梯销孔、22-滑板、23-滑板、3-铰接座、31-底板、32-调节杆、33-紧固螺栓、34-调节孔、35-左铰接槽、36-右铰接槽、4-滑轮、41-滑轮架、42-拉绳固定板、43-拉绳、44-拉绳端环、45-拉绳吊钩、5-搭接吊钩、6-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包括上梯1,所述上梯1包括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之间连接有连接踏板13,还包括下梯2,下梯2与上梯1整体结构大致相同,也包括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及连接于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之间的连接踏板13,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采用成品的方管绝缘玻璃钢直接组装制作,绝缘梯整体质量较轻,硬度高、抗冲击大,绝缘性能好,连接材料选用环氧树脂结合销棒技术进行组装,保证绝缘性。下梯2滑动连接于上梯1,具体的,上梯1的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的外侧开设有滑槽17,下梯2的底部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板22,滑板22插入滑槽17内与滑槽17形成滑动连接,这样通过上梯1和下梯2之间的滑动可以任意调节本绝缘梯的长度,适应性更强。上梯1的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的外侧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上梯销孔18,下梯2的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的外侧长度方向也开设有对应于上梯销孔18的下梯销孔21,当确定好具体长度后,通过连接销穿过上梯销孔18和下梯销孔21,将上梯1和下梯2固定住,为了安全,可以多插入几个连接销进行固定。上梯1的顶部连接有搭接吊钩5,搭接吊钩5勾住半空构架的横杠,使得绝缘梯顶端不会与横杠产生滑动,稳定性安全性更好。下梯2的底端铰接有铰接座3,下梯2的底端与铰接座3之间通过铰接座3两侧的紧固螺栓33压紧固定,具体的,铰接座3上开设有左铰接槽35和右铰接槽36,下梯2的左支柱12和右支柱11的底端分别插入左铰接槽35和右铰接槽36内,左支柱12和右支柱11的底端均设有支柱铰接孔,通过紧固螺栓33插入支柱铰接孔内,则左支柱12和右支柱11的底端可以绕紧固螺栓33外圆面转动,用来调节下梯2与铰接座3及底板31的角度,保证底板31始终紧贴地面,摩擦力大,不易滑动或侧翻。调节好角度之后,拧紧紧固螺栓33,则紧固螺栓33的大头内侧面会挤压左支柱12和右支柱11的底端侧面,通过摩擦力将下梯2和铰接座3固定在一个角度上,不会再发生相对转动。为了增大摩擦力,避免因受力过大产生相对转动,左铰接槽35和右铰接槽36的内侧面还开设有防滑纹。铰接座3下方连接有底板31,底板31底面上也设有防滑纹,增加绝缘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绝缘梯的稳定性。上梯1的连接踏板13上开设有抽拉槽14,抽拉槽14内滑动连接有抽拉板141,工人在检修作业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包括上梯(1),所述上梯(1)包括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所述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之间连接有连接踏板(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梯(2),所述下梯(2)也包括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及连接于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之间的连接踏板(13),所述下梯(2)滑动连接于上梯(1),且通过销连接实现上梯(1)和下梯(2)在长度方向上的固定;所述上梯(1)的顶部连接有搭接吊钩(5);所述下梯(2)的底端铰接有铰接座(3),所述下梯(2)的底端与铰接座(3)之间通过铰接座(3)两侧的紧固螺栓(33)压紧固定;所述铰接座(3)下方连接有底板(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包括上梯(1),所述上梯(1)包括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所述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之间连接有连接踏板(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梯(2),所述下梯(2)也包括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及连接于右支柱(11)和左支柱(12)之间的连接踏板(13),所述下梯(2)滑动连接于上梯(1),且通过销连接实现上梯(1)和下梯(2)在长度方向上的固定;所述上梯(1)的顶部连接有搭接吊钩(5);所述下梯(2)的底端铰接有铰接座(3),所述下梯(2)的底端与铰接座(3)之间通过铰接座(3)两侧的紧固螺栓(33)压紧固定;所述铰接座(3)下方连接有底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梯(1)的外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下梯(2)的内侧连接有滑板(22),所述滑板(22)插入滑槽(17)内与滑槽(17)形成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梯(1)的连接踏板(13)上开设有抽拉槽(14),所述抽拉槽(14)内滑动连接有抽拉板(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检修用绝缘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踏板(13)和抽拉板(141)的上表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遥武晓文王思源孙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