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65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方法,供用户以图形化拖曳的形式设计智能合约的组件,接收智能合约基本信息的输入、接收对合约模型、合约动作和合约规则组件的选取;将智能合约各组件进行组装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加载目标合约模板,解析目标合约模板内容,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标准智能合约;加载目标合约模板,解析目标合约模板内容,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链上智能合约;建立标准智能合约与链上智能合约一一映射锚定关系;将标准智能合约打包成容器可执行的镜像文件,将镜像文件部署在服务器中,在容器创建后将加载标准智能合约镜像并运行;将链上智能合约部署到适配的区块链中,由区块链加载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针对区块链技术中智能合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关键组件,其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不需人为干预、可追踪、不可逆转等。智能合约的概念1995年由NickSzabo首次提出,“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commitment),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NickSzabo:《SmartContracts:BuildingBlocksForDigitalMarkets》),相比传统合约,智能合约具有更强的执行力,且降低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执行智能合约最关键的可信环境,为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智能合约的内容是基于某种业务流程的商务合同,而其表现形式是一段可执行的计算机代码。熟悉业务流程的未必懂计算机语言,懂编码的未必精通业务,这种知识领域上的错配,是智能合约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也增加了智能合约的风险。在传统的智能合约管理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合约设计器、合约组装模块、第一翻译模块、第二翻译模块、锚定模块、第一运行模块和第二运行模块;/n所述合约设计器用于供用户以图形化拖曳的形式设计智能合约的组件,接收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的输入、接收对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的选取;/n所述合约组装模块用于将合约设计器设计出的智能合约的各组件进行组装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n所述第一翻译模块用于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标准智能合约;/n所述第二翻译模块用于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合约设计器、合约组装模块、第一翻译模块、第二翻译模块、锚定模块、第一运行模块和第二运行模块;
所述合约设计器用于供用户以图形化拖曳的形式设计智能合约的组件,接收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的输入、接收对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的选取;
所述合约组装模块用于将合约设计器设计出的智能合约的各组件进行组装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
所述第一翻译模块用于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标准智能合约;
所述第二翻译模块用于加载目标合约模板,对目标合约模板的内容进行解析,并通过模板机制将目标合约模板翻译成链上智能合约;
所述锚定模块用于对标准智能合约与链上智能合约建立一一映射的锚定关系;
所述第一运行模块用于将标准智能合约打包成容器可执行的镜像文件,将镜像文件部署在私服服务器中,在容器创建后将加载标准智能合约镜像并运行;
所述第二运行模块用于将链上智能合约自动部署到适配的区块链中,由区块链加载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的基本信息包括合约的名称、编号、分类、是否使用模板创建;所述合约模型组件包括模型对象、模型属性、属性类型;所述合约动作组件包括动作名称、方法名称、方法参数、参数类型、返回值类型;所述合约规则组件包括合约逻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能合约智慧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约组装模块用于定义智能合约的模板、数据结构,并依次组装合约模型组件、合约动作组件和合约规则组件以生成目标合约模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容器化技术实现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井海高赛高媛
申请(专利权)人:翼帆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