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963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第一绝缘层、连接层、LED、薄膜晶体管以及保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动发光的形式将Mini LED、Micro LED结合触控的新型触控显示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薄膜晶体管与触控电极在基板上进行排布,可以使MicroLED或Mini LED实现三色的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的时候,显示区的触控电极结构与非显示区的薄膜晶体管结构一同制备,可以提高制备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主动发光的形式LED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今的信息社会下,许多信息产品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输入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sensingpanel)作为输入装置,其中同时具有触控与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更是成为现今最流行的产品之一。随着当前MiniLED及MicroLED和大尺寸触控的快速发展,急需要具有主动发光的大尺寸触控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以主动发光的形式将MiniLED、MicroLED结合触控的新型触控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包括主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多个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主显示区;多个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主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依次间隔设置;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的上表面;连接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板,包括主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n多个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主显示区;/n多个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主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依次间隔设置;/n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的上表面;/n连接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一电极;/nLED,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对应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以及/n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主显示区以及非显示区;
多个第一电极,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主显示区;
多个第二电极,设于所述基板上且对应所述主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依次间隔设置;
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绝缘层对应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电极的上表面;
连接层,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LED,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对应所述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极;以及
薄膜晶体管,设于所述基板的非显示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
栅极,设于所述基板上;
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上且覆盖所述栅极;
有源层,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源漏电极层,设于所述有源层以及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包括MicroLED或MiniLED。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包括铜或钼;和/或,
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铜或钼;和/或,
所述连接层的材料包括铜或钼;和/或,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SiNx及SiO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栅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同层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同层设置;和/或,
所述源漏电极层与所述连接层同层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显示区形成第一电极图案;
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显示区形成第二电极图案;
所述第一电极图案横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图案横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晨郑净远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