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系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压力控制器及系留气球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系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压力控制器及系留气球。
技术介绍
系留气球的气囊内外的压差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满足这一要求,系留气球通过压力自动控制电路对气囊内部的气体气压进行控制。通常,压力自动控制电路采用单片机加控制指令的方式实现,由于控制指令是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传输,传输链路有时不稳定或者中断,指令会传送失败,导致气囊压力失去控制,触发风险;而且控制功能依赖单片机,高空低温低气压及复杂电磁环境容易造成芯片运行不稳定,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系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压力控制器及系留气球。该系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具有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系留气球的压力控制电路,包括,压力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系留气球的内外压差,生成压力信号;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压力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一阈值下降至第二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排气信号的排气控制子电路、以及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三阈值上升至第四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进气信号的进气控制子电路;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根据所述排气信号对所述系留气球排气的排气驱动电路,以及根据所述进气信号对所述系留气球充气的进气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r>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以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一阈值下降至第二阈的过程中持续输出排气信号;第一回差调节电路,所述第一回差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一滞回比较器相连,以调节所述第一滞回比较器的回差;所述进气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滞回比较器,以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三阈值上升至第四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进气信号;第二回差调节电路,所述第二回差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二滞回比较器相连,以调节所述第二滞回比较器的回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差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收所述压力信号;所述第二回差调节电路包括第五电阻至第八电阻,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收所述压力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为可调变阻器。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控制子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滞回比较器和所述压力检测电路之间的第一滤波电路;所述进气控制子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滞回比较器和所述压力检测电路之间的第二滤波电路。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和第九电阻至十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两端并联有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第一继电器的触点另一端用于驱动第一电机为所述系留气球充气;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十电阻一端相连,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一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接收所述进气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继电器为单刀单掷继电器。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继电器、第二二极管、第二电机、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其中,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一端与第二电源相连,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五触点和第六点用于驱动第二电机为所述系留气球放气;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一端相连,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十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排气信号相连;其中,所述第二继电器为双刀双掷继电器。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相连,以为所述压力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所述驱动电路供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通过电容接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压力控制器,包括:根据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压力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系留气球,包括:根据上述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压力控制电路。本专利技术的系留气球压力控制电路具有运行稳定、可靠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力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压力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控制子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进气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排气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系留气球的压力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力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系留气球的内外压差,生成压力信号;/n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压力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一阈值下降至第二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排气信号的排气控制子电路、以及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三阈值上升至第四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进气信号的进气控制子电路;/n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根据所述排气信号对所述系留气球排气的排气驱动电路,以及根据所述进气信号对所述系留气球充气的进气驱动电路;/n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留气球的压力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系留气球的内外压差,生成压力信号;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压力检测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一阈值下降至第二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排气信号的排气控制子电路、以及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三阈值上升至第四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进气信号的进气控制子电路;
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根据所述排气信号对所述系留气球排气的排气驱动电路,以及根据所述进气信号对所述系留气球充气的进气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所述第四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留气球的压力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控制子电路包括:
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以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一阈值下降至第二阈的过程中持续输出排气信号;
第一回差调节电路,所述第一回差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一滞回比较器相连,以调节所述第一滞回比较器的回差;
所述进气控制子电路包括:
第二滞回比较器,以在所述压力信号由第三阈值上升至第四阈值的过程中持续输出进气信号;
第二回差调节电路,所述第二回差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二滞回比较器相连,以调节所述第二滞回比较器的回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留气球的压力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差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电阻至第四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
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
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收所述压力信号;
所述第二回差调节电路包括第五电阻至第八电阻,其中,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
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反向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相连;
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滞回电压比较器的同向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收所述压力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六电阻为可调变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留气球的压力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辉,李家隆,杨天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