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51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该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包括套筒、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加强组件以及灌浆料。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分别从套筒的两端口伸入套筒内。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均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横肋,灌浆料填充套筒的空腔。第一钢筋和/或第二钢筋伸入套筒的部分为锚固段,锚固段沿其纵向设置一个或若干个加强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降低钢筋性能的基础上,在钢筋上附加一个或若干间隔分布的加强组件,该加强组件凸出钢筋外侧面,能与填充于套筒内的灌浆料形成卡扣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灌浆料对钢筋的握裹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质量,减少套筒的总长度,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钢筋灌浆套筒
,尤其涉及一种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节点连接广泛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与套筒灌浆料之间的握裹力主要通过横肋来实现。我国关于混凝土用钢筋的标准中,针对钢筋肋形及尺寸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但标准中的参数是一个范围,上限和下限的参数相差较大,钢筋在生产时出于工艺和成本因素考虑,通常按照肋高的下限设计,钢筋在受力过程中,直径随之减小,用于锚固的肋直径也随之减小,肋与灌浆料之间的锚固作用降低,尤其对于大直径钢筋,肋形的不同对钢筋的握裹力有明显的不同,肋处直径的减小比例更大,锚固作用的减小更为明显,更容易发生因握裹力不足而发生的破坏。因此,通过在锚固段钢筋上设置锚固加强组件来增加钢筋的握裹力,尤其对于32mm及以上钢筋套筒灌浆接头,钢筋受力后截面尺寸减小比例大,在沿钢筋纵向安装锚固加强组件后可有效提高钢筋的握裹力,保障连接质量,减小套筒内钢筋的锚固长度,减小套筒长度,节约套筒用钢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套筒灌浆接头的综合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包括中空的套筒、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加强组件以及灌浆料,所述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分别从所述套筒的两端口伸入所述套筒的空腔内,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均设置有一个或若干间隔分布的横肋,所述灌浆料填充所述套筒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和/或第二钢筋伸入所述空腔的部分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外侧面上沿其纵向设置一个或若干个间隔分布的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凸出所述锚固段的外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包括中空的套筒、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加强组件以及灌浆料,所述第一钢筋以及第二钢筋分别从所述套筒的两端口伸入所述套筒的空腔内,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均设置有一个或若干间隔分布的横肋,所述灌浆料填充所述套筒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和/或第二钢筋伸入所述空腔的部分为锚固段,所述锚固段的外侧面上沿其纵向设置一个或若干个间隔分布的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凸出所述锚固段的外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和/或第二钢筋的锚固段沿其纵向设置一个或若干间隔分布的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可均匀或不均匀分布在所述锚固段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为管状、片状或颗粒状,其截面为封闭的或不封闭的圆形或多边形,材质为金属材质、无机材料或有机材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组件通过焊接工艺、挤压工艺或粘接工艺与所述锚固段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筒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注浆口以及出浆口,并且,所述注浆口靠近所述套筒的底端,所述出浆口靠近所述套筒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为半灌浆套筒,其一端为装配端,另一端为预制端,所述装配端的开口处可通过或不通过第二胶塞封闭,所述第二胶塞上开有供所述第二钢筋穿过的胶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山戢文占王羽张涛曾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