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944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涉及化学药物分析方法技术领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40℃;流动相A为0.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体系,其中,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5,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85:6:9;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体系,乙腈和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4:6;采用梯度洗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筛选合适色谱条件及梯度洗脱程序,对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进行了色谱分析,能同时检测出多种杂质,且分离度均大于1.5,尤其是杂质D、F达到基线分离,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的有关物质,且检测限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药物分析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主要成份为泮托拉唑钠,其化学名称为:5-二氟甲氧基-2-[[(3,4-二甲氧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水合物。泮托拉唑钠是一种新型的抗溃疡药,直接作用于胃壁内质子泵,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了保证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的质量,需要控制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的有关物质的含量。《英国药典》《美国药典》《欧洲药典》收载的仅有泮托拉唑钠原料药标准,无注射用无菌粉末标准;而《中国药典》ChP2015中虽收载了泮托拉唑钠原料药和注射用无菌粉末标准,但是并没有对各杂质作相应的限度要求,只在相关物质检查项下,控制单个杂质不得过0.5%,总杂不得过1%。参照泮托拉唑钠质量标准中有关物质的色谱条件,进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初步考察,发现有些杂质之间如杂质D、F之间不能够得到有效分离,因此需要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达到对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准确、有效的检测和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的杂质多,各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均能有效分离,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的有关物质,且检测限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WatersXBridgeC18;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40℃;流动相A为0.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体系,其中,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5,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85:6:9;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体系,乙腈和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4:6;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0-4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体积比从80:20渐变为55:45;40-5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维持体积比为55:45;50-55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5:45渐变至80:20;55-6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维持体积比为80:20;优选地,所述有关物质为: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优选地,所述色谱柱的长度为250mm,直径为4.6mm,填料粒径为5μm。优选地,所述流速为1.0ml/min。优选地,所述进样体积为20μl。优选地,样品的处理方法为:取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样品,加溶剂溶解,制成泮托拉唑浓度为0.4m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用溶剂稀释至泮托拉唑浓度为0.8μ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杂质D+F对照品,加溶剂溶解,制成杂质D+F浓度为40μg/ml的溶液,作为杂质D+F贮备液;取泮托拉唑钠对照品,加溶剂溶解,加入杂质D+F贮备液,用溶剂稀释,制成泮托拉唑浓度为0.4mg/ml、杂质D+F浓度为4μg/ml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优选地,所述溶剂为乙腈-0.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乙腈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百分比为1:1。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分析方法,通过筛选合适色谱条件及梯度洗脱程序,对泮托拉唑钠中有关物质进行了色谱分析,能同时检测出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等多种杂质,且各杂质峰之间、泮托拉唑钠主成分峰及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尤其是杂质D和杂质F达到基线分离,能够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中的有关物质,且检测限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一)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二)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三)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四)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五)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六)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七)中色谱柱1对应的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七)中色谱柱2对应的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八)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九)中流动相1对应的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九)中流动相2对应的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方法(十)中系统适用性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供试品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方法(一)参照USP40泮托拉唑钠质量标准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有关物质检测条件的初步考察。a.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XBridgeC18,4.6×250mm,5μm;流动相A:0.005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7.5±0.05)-乙腈-甲醇(85:10.5:4.5);流动相B:乙腈-甲醇(7:3)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5nm;进样量:20μl。梯度洗脱程序: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8614108614354258368614468614b.系统适用性试验空白溶剂:氨溶液(量取氨水25ml,加水至500ml,混匀,即得)。杂质母液:称取杂质A、B、C、E和D+F对照品各1.3mg,置同一1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其中,溶剂为0.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乙腈(1:1)。系统适用性溶液:精密量取1ml杂质母液置10ml容量瓶中,称取泮托拉唑钠对照品约4.6mg,置同一1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溶液中泮托拉唑钠浓度为0.46mg/ml,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F、杂质E浓度均为1.3μg/ml)。进样:空白溶剂进样1次;系统适用性溶液进样1次。c.试验结果见表1,色谱图见图1。表1方法(一)中有关物质杂质D和杂质F的检测结果峰号保留时间(min)分离度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n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40℃;流动相A为0.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体系,其中,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5,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85:6:9;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体系,乙腈和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4:6;/n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0-4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体积比从80:20渐变为55:45;40-5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维持体积比为55:45;50-55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5:45渐变至80:20;55-6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维持体积比为80: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为WatersXBridgeC18;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为40℃;流动相A为0.005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体系,其中,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5,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85:6:9;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体系,乙腈和甲醇的体积百分比为4:6;
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程序为:0-4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体积比从80:20渐变为55:45;40-5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维持体积比为55:45;50-55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从55:45渐变至80:20;55-60min内,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维持体积比为8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关物质为:杂质A、杂质B、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的长度为250mm,直径为4.6mm,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林周多玲王磊杨甲旺潘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康诺药业有限公司合肥康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