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41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其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于基坑边缘的护坡桩,所述护坡桩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中,若干个所述护坡桩的顶部通过格构梁固定连接,所述格构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格构梁的锚杆,所述锚杆的底部伸入稳定地层中,所述基坑边缘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护坡桩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基坑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护坡桩桩身有固定作用,具有防止因护坡桩桩身变形过大而导致桩身折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是通过以下三方面获得保证的:护坡桩有足够的嵌固深度;护坡桩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锚杆能提供足够的锚拉力井且能将锚拉力可靠、有效地传递到护坡桩上。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34988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体系,也可以称之为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参照图1,包括有护坡桩1,格构梁2和锚杆,护坡桩1在基坑的边缘处设置有一排,并且护坡桩1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10中,锚杆包括有竖向预应力锚杆3,竖向预应力锚杆3在护坡桩1外侧的稳定地层8中设置有一排,并且竖向预应力锚杆3由护坡桩1外侧的地面9插入并锚固在护坡桩1外侧的稳定地层8中;格构梁2靠近基坑的一侧与护坡桩1的顶部刚性连接,格构梁2远离基坑的一侧与竖向预应力锚杆3的上部柔性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护坡桩强度不足时(配筋不足或混凝土强度不足或桩体有质量缺陷),或者是因护坡桩刚度不足时,由于基坑侧壁的坍塌导致护坡桩变形过大而导致护坡桩桩身折断,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对护坡桩桩身有固定作用,具有防止因护坡桩变形过大而导致桩身折断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于基坑边缘的护坡桩,所述护坡桩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中,若干个所述护坡桩的顶部通过格构梁固定连接,所述格构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格构梁的锚杆,所述锚杆的底部伸入稳定地层中,所述基坑边缘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护坡桩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基坑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桩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中,以使护坡桩在基底下土层中有足够的嵌固深度,从而将护坡桩的底部稳定固定于基底下土层中,保证了护坡桩底部连接的牢固性;护坡桩的顶部与格构梁固定连接,格构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竖向预应力锚杆,竖向预应力锚杆的底部伸入稳定地层中,从而将护坡桩的顶部与稳定地层固定连接,保证了护坡桩顶部连接的牢固性;固定块对护坡桩的桩身有固定作用,保证了护坡桩桩身的稳定性,具有防止因护坡桩桩身变形过大而导致桩身折断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块有若干个,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块与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配合,且所述第二卡接块与所述第一卡接槽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有若干个,一方面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固定块的数量,另一方面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固定块时的便捷性,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相互卡接配合,增加了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卡接块朝向第一卡接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卡接块朝向第二卡接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组合形成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接配合有插接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杆与插接孔插接配合,避免了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发生相对滑移,进一步增加了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防脱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块的设置,避免了插接杆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因重力作用向下滑移,进一步增加了插接杆与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块朝向基坑边缘槽的侧壁开设有第三弧形槽,所述护坡桩与所述第三弧形槽卡接配合,且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抵接于基坑边缘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坡桩与第三弧形槽卡接配合,增大了固定块与护坡桩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固定块对护坡桩的作用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底下土层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块的支撑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对固定块有向上的支撑作用,避免了固定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移,延长了固定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件为第二锚杆,所述第二锚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块插入并锚固在稳定地层中,所述第二锚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锚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锚杆将固定块固定于基坑边缘,增加了固定块与基坑边缘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锚头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垫板增加了第二锚头与固定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第二锚头对固定块的固定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护坡桩的底部稳定固定于基底下土层中,保证了护坡桩底部连接的牢固性;竖向预应力锚杆的底部伸入稳定地层中,从而将护坡桩的顶部与稳定地层固定连接,保证了护坡桩顶部连接的牢固性;固定块对护坡桩的桩身有固定作用,保证了护坡桩桩身的稳定性,具有防止因护坡桩桩身变形过大而导致桩身折断的效果;2.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固定块的数量,增加了工作人员安装固定块时的便捷性,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相互卡接配合,增加了相邻两个固定块之间连接的牢固性;3.避免了固定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移,延长了固定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C部放大图。图中,1、护坡桩;2、格构梁;3、竖向预应力锚杆;4、第一垫板;5、第一预设管件;6、第一锚头;7、建筑基础;8、稳定地层;9、地面;10、基底下土层;11、固定块;111、第一卡接块;1111、第一卡接槽;112、第二卡接块;1121、第二卡接槽;12、插接孔;121、第一弧形槽;122、第二弧形槽;123、第三弧形槽;13、插接杆;131、防脱块;14、第二锚杆;15、第二预设管件;16、第二锚头;17、第二垫板;18、支撑架;181、支撑部;1811、支撑脚;1812、固定杆;182、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于基坑边缘的护坡桩1,护坡桩1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10中,具体长度根据所处部位土层状况确定。护坡桩1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于基坑边缘的护坡桩(1),所述护坡桩(1)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10)中,若干个所述护坡桩(1)的顶部通过格构梁(2)固定连接,所述格构梁(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格构梁(2)的锚杆,所述锚杆的底部伸入稳定地层(8)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边缘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护坡桩(1)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与基坑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包括若干个固定设置于基坑边缘的护坡桩(1),所述护坡桩(1)的底部伸入在基底下土层(10)中,若干个所述护坡桩(1)的顶部通过格构梁(2)固定连接,所述格构梁(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格构梁(2)的锚杆,所述锚杆的底部伸入稳定地层(8)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边缘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护坡桩(1)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与基坑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有若干个,所述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卡接块(111),所述第一卡接块(1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111),所述固定块(1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卡接块(112),所述第二卡接块(1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121),所述第一卡接块(111)与所述第二卡接槽(1121)卡接配合,且所述第二卡接块(112)与所述第一卡接槽(1111)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块(111)朝向第一卡接槽(111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21),所述第二卡接块(112)朝向第二卡接槽(1121)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东张小霞李宇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建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