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残余应力的测量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杆检测
,具体为一种连杆残余应力的测量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柴油机连杆是两头孔通过杆身连接的细长杆件,零件厚度较薄,整体刚性较差,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扭曲变形,加工应力释放不完全,零件精加工后的变形程度较大,工件的疲劳强度和加工表面的残余应力状态有着重要关系,加工表面的残余压应力能抑制工件疲劳破坏,延长疲劳寿命,残余拉应力则相反,会加速疲劳破坏的出现,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或者大幅度减少连杆残余应力,使零件表面呈现稳定的应力状态。现有的连杆残余应力检测比较简单,在连杆表面随机位置进行测量,使得测量结果不准确,影响残余应力的消除或者削弱判断,同时在控制残余应力时,通过常规的热处理方式,不能进行均匀的消除,造成连杆表面变形程度较大,同样降低连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连杆残余应力的测量及控制方法,可以对残余应力集中点进行选点检测,同时可以有效的对残余拉应力进行均匀消除或降低,可以有效解决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残余应力的测量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同一批次的柴油机连杆,步骤如下:/n步骤一、确定残余应力的测量阶段:/n第一阶段:锻造工序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锻造后连杆的残余应力;/n第二阶段:热处理调质工序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调质后连杆的残余应力;/n第三阶段:对连杆大头孔粗车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大头粗车后的残余应力;/n第四阶段:对喷丸工序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喷丸后的残余应力;/n第五阶段:连杆、杆身分别完成单件加工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n第六阶段:镗削连杆大、小头孔工序后进行应力检测;/n步骤二、确定残余应力测量位置:根据连杆的形状尺寸,确定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残余应力的测量及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同一批次的柴油机连杆,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残余应力的测量阶段:
第一阶段:锻造工序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锻造后连杆的残余应力;
第二阶段:热处理调质工序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调质后连杆的残余应力;
第三阶段:对连杆大头孔粗车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大头粗车后的残余应力;
第四阶段:对喷丸工序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测量喷丸后的残余应力;
第五阶段:连杆、杆身分别完成单件加工后,进行残余应力检测;
第六阶段:镗削连杆大、小头孔工序后进行应力检测;
步骤二、确定残余应力测量位置:根据连杆的形状尺寸,确定测量位置,在①-⑥位置处进行残余应力检测,①位置距离小孔位置L2=1/5L(L为两孔中心点的直线长度),②位置距离大孔位置L1=1/3L,③和④分别为大孔端偏心点与竖直方向30°和120°夹角位置,⑤和⑥分别为大孔端偏心点与竖直方向75°和165°夹角位置,对于步骤一中的每个阶段进行六个位置的残余应力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锋,郝敬,孙现伟,王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