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182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包括调节池、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泥浆输送装置及余水处理单元;调节池包括布水区、泥水分离区、泥水分离区及清水收集区;调节池四周为斜坡面,布水区沿泥水分离区逐渐扩大;泥水分离区与清水收集区之间设有排水堰,上清液收集区连接有出水渠道或管道;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在所述调节池内;所述泥浆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泥浆处理单元与所述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调节池内设置布水区,使泥浆在进入调节池后,可以流速均匀分布;上清液排水堰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将沉淀泥颗粒携带到出水中;采用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对底部浓缩泥浆进行抽取,快速,且不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
本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
技术介绍
重力浓缩是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和进一步浓缩的过程,是一种沉淀工艺。但是目前的重力浓缩装置都是用于污水处理中污泥的处理,对于工程泥浆含有大量固体量的泥浆并不适用。现有的浓缩池大多呈漏斗状,待泥浆沉淀后,直接从重力浓缩装置的底部排出,这适用于小量泥浆的排出,但是当大量处理工程泥浆时,则易造成浓缩泥浆排出不均匀,不仅如此,在泥浆进行沉淀时,由于其中固体量很大,其在沉淀区停留时间,固体分布均匀与否都是影响泥浆沉淀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供工程泥浆的预处理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包括:调节池、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泥浆输送装置、泥浆处理单元及余水处理单元;所述调节池包括布水区、泥水分离区及清水收集区,所述布水区及所述泥水分离区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包括:调节池(1)、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2)、泥浆输送装置(3)、泥浆处理单元(4)及余水处理单元(5);/n所述调节池(1)包括布水区(102)、泥水分离区(103)及清水收集区(104),所述布水区(102)及所述泥水分离区(103)四周为斜坡面(101),所述布水区(102)沿所述泥水分离区逐渐扩大;/n所述泥水分离区(103)与所述清水收集区(104)之间设有排水堰(105),所述清水收集区(104)连接有出水管(1041),泥浆经过泥水分离区(103)分离沉淀后,上清液经所述排水堰(105)后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包括:调节池(1)、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2)、泥浆输送装置(3)、泥浆处理单元(4)及余水处理单元(5);
所述调节池(1)包括布水区(102)、泥水分离区(103)及清水收集区(104),所述布水区(102)及所述泥水分离区(103)四周为斜坡面(101),所述布水区(102)沿所述泥水分离区逐渐扩大;
所述泥水分离区(103)与所述清水收集区(104)之间设有排水堰(105),所述清水收集区(104)连接有出水管(1041),泥浆经过泥水分离区(103)分离沉淀后,上清液经所述排水堰(105)后收集至所述清水收集区(104),然后经所述出水管(1041)排出进入余水处理单元(5);
所述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2)设置在所述调节池(1)内;
所述泥浆输送装置(3)连接在所述泥浆处理单元(4)与所述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2)之间;
泥浆在所述泥水分离区(103)泥水分离沉降浓缩后,利用所述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2)将泥浆抽取后通过泥浆输送装置(3)运输至所述泥浆处理单元(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泥浆泥水分离、浓缩、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泥浆抽取装置(2)包括泥浆容纳腔(201)、泥浆抽取管(20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子成季光明周焕
申请(专利权)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