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11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其包括设于炉盖上方并围绕在石墨正电极的外部的密封罩和连通至密封罩围成的腔体的保护气体输入管,密封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石墨正电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第二开口与炉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保护气体输入管连接保护气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氧气,减缓氧气对石墨正电极的氧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不影响立式石墨化炉或其他冶炼炉在使用过程中对石墨正电极的下移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化炉主要用于碳纤维、高导热石墨材料、电池负极材料等碳材料及碳复合材料的石墨化处理以及提纯处理,如制备石墨化增碳剂,或进行铝电解废阴极的无害化处置等。立式石墨化炉通常包括炉体和炉盖,炉体围合形成炉腔体,炉体上方开口,开口处设有炉盖,炉盖的中部从上至下插有石墨正电极,石墨正电极伸入到炉内空腔中。石墨正电极向炉内导入电流,强大的电流在石墨正电极的下端通过气体产生电弧放电,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来进行冶炼。现有的立式石墨化炉的石墨正电极无有效隔氧保护、容易被氧化耗损;当石墨正电极被氧化变细变短即需要续接和下移电极,约每天下移0.13-0.2米的石墨正电极,即大约10至15天就会消耗一根2米长的石墨电极,浪费较大;而且每次下移石墨正电极时均需要停电一次,既影响生产效率,又浪费人力物力。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无可以对立式石墨化炉或电煅炉的石墨正电极进行隔氧保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以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石墨正电极容易被氧化耗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包括设于炉盖上方并围绕在石墨正电极的外部的密封罩和连通至所述密封罩围成的腔体的保护气体输入管,所述密封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石墨正电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炉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连接至保护气源。<br>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连通至所述密封罩围成的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的数量为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围绕所述石墨正电极阵列地设于所述密封罩或所述第一密封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源为氮气源。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连接有手柄。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罩为圆台形状,并且密封罩的直径从第一开口向第二开口逐渐减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罩的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为直径逐渐减小的圆台形状,所述密封罩的剩余部分为圆柱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台状密封塞。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耐高温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氧气,减缓氧气对石墨正电极的氧化,可延长石墨正电极使用寿命3倍以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并且本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不影响立式石墨化炉或其他冶炼炉在使用过程中对石墨正电极的下移操作;另外,本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石墨正电极;2、保护气体输入管;3、第一密封件;4、密封罩的上部;5、手柄;6、密封罩的下部;7、第二密封件;8、炉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技术中的附图,对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包括设于炉盖上方并围绕在石墨正电极1的外部的密封罩和连通至密封罩围成的腔体的保护气体输入管2,密封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具体地,第一开口在密封罩的上端,第二开口在密封罩的下端;第一开口与石墨正电极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3,第二开口与炉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7,保护气体输入管2连接至保护气源。本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氧气,减缓氧气对石墨正电极1的氧化,可延长石墨正电极使用寿命3倍以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并且本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不影响立式石墨化炉或其他冶炼炉在使用过程中对石墨正电极1的下移操作;另外,本技术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较低的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气体输入管2与密封罩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气体输入管2贯穿第一密封件3连通至密封罩围成的腔体。这样,可以利用第一密封件3来夹持并密封保护气体输入管2,从而可以不必使用第三密封件;减少了零部件,也提高了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具体地,保护气体输入管2是从上至下地贯穿第一密封件3的,这样可以从上至下地通入保护气体。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气体输入管2的数量为多个。具体地,保护气体输入管2的数量为四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保护气体输入管2围绕石墨正电极1阵列地设于密封罩或第一密封件3。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炉盖上方并围绕在石墨正电极的外部的密封罩和连通至所述密封罩围成的腔体的保护气体输入管,所述密封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石墨正电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炉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连接至保护气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炉盖上方并围绕在石墨正电极的外部的密封罩和连通至所述密封罩围成的腔体的保护气体输入管,所述密封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石墨正电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炉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连接至保护气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贯穿所述第一密封件连通至所述密封罩围成的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正电极隔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保护气体输入管围绕所述石墨正电极阵列地设于所述密封罩或所述第一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正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营李全林申士富刘朋骆有发李克阳郑学杰贾海波刘廷涛桥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滨州市宏通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