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977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采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待回采中段的采空区下方的选定位置布置向下倾斜的回采斜坡道或斜井,通过该回采斜坡道或斜井直接到达矿体附近,确定矿体的最低标高处;然后只需要在矿体最低标高处布置一条沿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沿脉巷道,并通过爆破作业方式在沿脉巷道的端部两侧布置贯通待回采中段的上部采空区的切割井;对在爆破形成切割井期间自然滑落入沿脉巷道内的矿体进行后退式回采。整个回采工程,不需要重新布置和回采后回收暂留矿柱,节省了大量布置和回收暂留矿柱的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回采率提升了10%以上,降低了矿石资源的损失率,同时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矿
,尤其涉及一种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原料需求量不断扩大,推动了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而铁矿石是不可再生且可耗竭的矿产资源,在国家大力提倡节约资源、重视资源开发利用的今天,充分回收残采矿山的残余铁矿石就显得意义更加重大。残采矿山是指已经开采多年,完成主体储量开采,仅剩余难采矿体和边缘矿体的矿山。例如,傲牛铁矿地采处于残采阶段,井下矿量不足,且由于矿体的赋存情况不同,有些矿体的局部垂深已经超过+215中段,而对于向下延伸深度为15米左右的矿体则无法将其采出,但在该种情况下又不能满足再重新布置一个中段进行回采,所以这些残存的矿体则无法在最终回采水平将其全部采出,从而导致部分矿体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矿体资源的回采率。为了降低残采矿山的资源浪费,提高矿体资源的回采率,一般会对残采矿山进行回采,而目前对于残采矿山的残余矿石的回采大多是采用空场法两步回采模式,但该回采模式需要在残采区重新布置一系列的暂留矿柱,并需要在回采完成后对暂留矿柱进行回收,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在待回采中段的采空区下方的选定位置布置向下倾斜的回采斜坡道或斜井;/n通过所述回采斜坡道或斜井确定矿体最低标高处,并在所述矿体最低标高处布置一条沿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沿脉巷道;/n通过爆破作业方式在所述沿脉巷道的端部两侧布置贯通所述待回采中段的上部采空区的切割井;/n对在爆破形成切割井期间落入所述沿脉巷道内的矿体进行后退式回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待回采中段的采空区下方的选定位置布置向下倾斜的回采斜坡道或斜井;
通过所述回采斜坡道或斜井确定矿体最低标高处,并在所述矿体最低标高处布置一条沿矿体走向并穿过矿体的沿脉巷道;
通过爆破作业方式在所述沿脉巷道的端部两侧布置贯通所述待回采中段的上部采空区的切割井;
对在爆破形成切割井期间落入所述沿脉巷道内的矿体进行后退式回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回采中段的采空区下方的选定位置布置向下倾斜的回采斜坡道或斜井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待回采中段的上部采空区的三维扫描结果,确定所述待回采中段的周边环境是否安全;
所述在待回采中段的采空区下方的选定位置布置向下倾斜的回采斜坡道或斜井的步骤具体为:
若确定安全,则在待回采中段的采空区下方的选定位置布置向下倾斜的回采斜坡道或斜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采斜坡道或斜井的坡度为12°~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采矿山的矿石回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爆破作业方式在所述沿脉巷道的端部两侧布置贯通所述待回采中段的上部采空区的切割井的步骤,具体为:
采用平行掏槽爆破一次成井的方式在所述沿脉巷道的端部两侧布置贯通所述待回采中段的上部采空区的切割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福强
申请(专利权)人:抚顺罕王傲牛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