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钻井堵漏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属于石油钻井
技术介绍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常见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钻遇断层、大型裂缝和溶洞时发生的严重漏失,常常表现为钻井液失返、无法继续钻进,这种情况下堵漏需要耗费大量的堵漏材料,并且一次堵漏成功率低,往往需花费很长的处理时间,有时甚至会引起井壁坍塌、卡钻、溢流、井喷等,有的只能放弃已钻井重新布井,造成的损失巨大。由于地下条件的复杂多变,造成能有效应对溶洞型漏失的堵漏技术和材料相对较少。通常采用水泥浆堵漏,常规的水泥浆堵漏应对低流速的小型溶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钻遇大的溶洞及高速流水溶洞时,需要通过增加有效的架桥结构及大量的充填材料来形成堵塞层,通常采用碎石、木屑及棉籽壳等,这些材料虽然价格经济实惠,但缺点是桥架材料较难在大型溶洞中形成封堵层,灌注水泥后难以形成整体填塞体。有时还使用化学等材料进行堵漏,但是化学堵漏浆价格较高不适合大量使用。近年来,国内多家单位或个人,针对大型裂缝和溶洞这类大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当钻遇溶洞时发生失返性漏失,先停止钻进,确定溶洞的位置和大小后立即起钻;⑵准备大、中、小三种正四面体架构材料并混合均匀;⑶根据井眼直径计算混合架构材料的单次投放体积,根据溶洞大小计算混合架构材料的总投放量;⑷向井眼中间隔投放混合架构材料,每次投放量以上述单次投放体积为限,直至完成总投放量;⑸下钻具组合,钻具组合包括钻杆和连接在钻杆下端的拨划工具,下钻到底前,提前一根钻杆开泵,并启动转盘,拨划工具拨划井底的混合架构材料使其进入井眼周围的溶洞中,在溶洞口形成有效的桥架结构;⑹确认混合架构材料已全部被划拨到井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当钻遇溶洞时发生失返性漏失,先停止钻进,确定溶洞的位置和大小后立即起钻;⑵准备大、中、小三种正四面体架构材料并混合均匀;⑶根据井眼直径计算混合架构材料的单次投放体积,根据溶洞大小计算混合架构材料的总投放量;⑷向井眼中间隔投放混合架构材料,每次投放量以上述单次投放体积为限,直至完成总投放量;⑸下钻具组合,钻具组合包括钻杆和连接在钻杆下端的拨划工具,下钻到底前,提前一根钻杆开泵,并启动转盘,拨划工具拨划井底的混合架构材料使其进入井眼周围的溶洞中,在溶洞口形成有效的桥架结构;⑹确认混合架构材料已全部被划拨到井眼周围的溶洞中;⑺使钻具下端位于溶洞口上方,向井底注入堵漏填充材料,堵漏填充材料填充在溶洞口桥架结构的缝隙中,并使环空返高至溶洞上150~200米,下部钻具内的水眼内预留250米堵漏填充材料;⑻快速起钻8柱以上,使钻具下端到达堵漏填充材料上方,然后循环一个循环周以上,继续上提钻具至安全井段,关泵进行静堵18~24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⑼静堵过程中若井下仍在漏失,需及时补满井筒中的钻井液;若井下已不漏失,则关闭井口的封井器憋压,开泵缓慢憋进2~6m³钻井液,使堵漏填充材料充分进入桥架结构的缝隙中;⑽观察堵漏效果,若不再漏失,则表明堵漏成功,起钻,堵漏施工完成;若漏速已减小到可控范围内,则采用常规的随钻法继续堵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⑴中,钻进时钻具放空段即为溶洞所在位置,放空距离视为溶洞大小;边起钻边灌浆,确保井下压力平衡,保持井壁稳定;起出钻具后,根据漏失速度,从井口灌浆,确保井口能观察到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⑵中,大、中、小正四面体的棱长规格分别为30mm、20mm和10mm,大、中、小正四面体的体积混合比为大:中:小=1:8: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溶洞型漏失的综合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⑶中的单次投放体积如下:Φ311.2mm井眼的单次投放体积小于0.471m³,Φ215.9mm井眼的单次投放体积小于0.157m³、Φ152.4mm井眼的单次投放体积小于0.055m³;步骤⑷中混合架构材料的投放间隔为:井深500米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田,王委,时益情,田茹,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