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96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属于转运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转运筒,转运筒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转运筒转动连接有移动部,移动部设置两个,两个移动部分设于转运筒的两侧,转运筒的转动轴线沿转运筒的径向方向,转运筒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弧形的翻转弧杆和齿轮,翻转弧杆与移动部固定连接,翻转弧杆与转运筒的转轴同轴,齿轮转动连接于转运筒靠近自身底部的位置,且齿轮与翻转弧杆弧形的内侧啮合,齿轮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翻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转运操作便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运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饲料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其的多种原料粉碎、配料、混合,然后再进行其它膨化或者制粒等工序,其工序之间需要对加工的饲料进行转运。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08997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饲料加工用转运筒,包括转运筒筒身,所述转运筒筒身的上表面设置有挡灰槽,所述挡灰槽上远离转运筒筒身的一侧设置有转运筒筒盖,所述转运筒筒身上远离挡灰槽的一侧设置有转运筒底座,所述转运筒底座上远离转运筒筒身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滚轮,所述转运筒筒身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支撑架转轴,所述支撑架转轴上远离转运筒筒身的一侧设置有内围支撑架,所述内围支撑架上靠近转运筒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外围支撑架,所述外围支撑架上靠近转运筒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固定螺栓;通过设计了安装在转运筒两侧的支撑架便于轻举转运筒,解决了转运筒在盛装饲料后转运筒较为承重,在倾倒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的问题。卸料时,向内推动摇杆8,使得固定齿轮11从外围支撑架5上的孔洞伸出,然后旋转转运筒筒身3两侧的摇杆8,使得摇杆8带动齿轮12旋转将内围支撑架4从外围支撑架5的内部抵出,并将转运筒筒身3向上支撑至脱离转运筒底座9,然后打开转运筒筒盖1和挡灰槽2,再轻推转运筒筒身3的前表面上部分使得转运筒筒身3内部的饲料倾倒而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仍然需要人工手动推动使转运筒转动,才能够将转运筒筒身内部的饲料倾倒出来,转运操作仍然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其优点是:转运操作便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筒,转运筒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转运筒转动连接有移动部,移动部设置两个,两个移动部分设于转运筒的两侧,转运筒的转动轴线沿转运筒的径向方向,转运筒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包括弧形的翻转弧杆和齿轮,翻转弧杆与移动部固定连接,翻转弧杆与转运筒的转轴同轴,齿轮转动连接于转运筒靠近自身底部的位置,且齿轮与翻转弧杆弧形的内侧啮合,齿轮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翻转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转运筒内的物料倾倒出来时,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翻转弧杆啮合,齿轮转动带动转运筒的底部沿着翻转弧杆的逐渐向上转动,直到转运筒内的物料倾倒出来,再使翻转电机反转,翻转电机带动转运筒的底部向下转动,直到转运筒的开口处于竖直向上的状态,转运筒能够自动完成转动倾倒,而不需要手动推动转运筒,达到了使转运操作更加便捷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和翻转弧杆均设置两个,齿轮和翻转弧杆均分设于转运筒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运筒的两侧同时由齿轮带动转运筒的底部向上转动,使得转运筒的两侧同时受力,提高了转运筒转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电机为双头电机,翻转电机连接于两个齿轮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电机启动时,两个齿轮同步开始转动,进一步提高了两侧齿轮转动的同步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弧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对翻转弧杆之间起到加强作用,使得翻转弧杆不易产生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部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转杆和能够带动转杆转动的驱动件,转杆设置两个,且两个转杆分设于转运筒的两侧,转杆竖直转动连接于底座上,转杆穿过移动部并与移动部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转动带动移动部上下移动,使得转运筒的高度可调,转运筒便于承接不同高度的进料,也便于转运筒能够进行不同高度的物料倾倒,使转运筒的适用性提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竖直固定连接于底座上,固定杆位于转杆远离转运筒的一侧,转杆的顶部与固定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设置,对转杆的顶部起到较好的限位作用,使转杆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使转运筒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轴线竖直的从动轮和主动轮,从动轮套设于转杆的外壁,从动轮与转杆固定连接,主动轮与底座转动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使得两个从动轮能够同步转动,从动轮的同步转动带动两个转杆同步转动,从而保证了转运筒升降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轮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升降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电机启动,升降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和转杆转动,使得转杆的转动实现自动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翻转组件,转运筒能够自动完成转动倾倒,而不需要手动推动转运筒,达到了使转运操作更加便捷的效果;2.通过设置升降组件,转运筒的高度可调,转运筒便于承接不同高度的进料,也便于转运筒能够进行不同高度的物料倾倒,使转运筒的适用性提高;3.通过设置固定杆,使转杆的转动更加稳定,从而使转运筒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转运筒;11、移动部;2、底座;3、翻转组件;31、翻转弧杆;311、加强杆;32、齿轮;321、翻转电机;4、升降组件;41、固定杆;42、转杆;43、驱动件;431、从动轮;432、主动轮;4321、升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筒1,转运筒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转运筒1与底座2之间水平转动连接,转运筒1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4,转运筒1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3,升降组件4使得转运筒1的高度可调,翻转组件3使得转运筒1可自动进行翻转倾倒,升降组件4和翻转组件3的配合,使得翻转筒能够自动倾倒到不同高度的位置。参照图1和图2,升降组件4位于转运筒1与底座2之间,转运筒1转动连接有移动部11,移动部11设置两个,两个移动部11分设于转运筒1的两侧,转运筒1的转动轴线沿转运筒1的径向方向,升降组件4包括固定杆41、转杆42和能够带动转杆42转动的驱动件43,固定杆41和转杆42均设置两个,且两个转杆42分设于转运筒1的两侧,转杆42竖直转动连接于底座2上,固定杆41竖直固定连接于底座2上,固定杆41位于转杆42远离转运筒1的一侧,转杆42的顶部与固定杆41转动连接,转杆42穿过移动部11并与移动部11螺纹连接,驱动件43包括转动轴线竖直的从动轮431和主动轮432,从动轮431套设于转杆42的外壁,从动轮431与转杆42固定连接,主动轮432与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筒(1),转运筒(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筒(1)转动连接有移动部(11),移动部(11)设置两个,两个移动部(11)分设于转运筒(1)的两侧,转运筒(1)的转动轴线沿转运筒(1)的径向方向,转运筒(1)设置有翻转组件(3),翻转组件(3)包括弧形的翻转弧杆(31)和齿轮(32),翻转弧杆(31)与移动部(11)固定连接,翻转弧杆(31)与转运筒(1)的转轴同轴,齿轮(32)转动连接于转运筒(1)靠近自身底部的位置,且齿轮(32)与翻转弧杆(31)弧形的内侧啮合,齿轮(32)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翻转电机(3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包括转运筒(1),转运筒(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筒(1)转动连接有移动部(11),移动部(11)设置两个,两个移动部(11)分设于转运筒(1)的两侧,转运筒(1)的转动轴线沿转运筒(1)的径向方向,转运筒(1)设置有翻转组件(3),翻转组件(3)包括弧形的翻转弧杆(31)和齿轮(32),翻转弧杆(31)与移动部(11)固定连接,翻转弧杆(31)与转运筒(1)的转轴同轴,齿轮(32)转动连接于转运筒(1)靠近自身底部的位置,且齿轮(32)与翻转弧杆(31)弧形的内侧啮合,齿轮(32)连接有能够带动自身转动的翻转电机(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2)和翻转弧杆(31)均设置两个,齿轮(32)和翻转弧杆(31)均分设于转运筒(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电机(321)为双头电机,翻转电机(321)连接于两个齿轮(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稳定型饲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弧杆(3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3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鞠秀达彭高望柒金宝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九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