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二次结构施工
,具体为一种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各项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如: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灵活性能。其中,框架结构既能够满足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又具备足够的灵活的内部空间。框架结构中常用砌体墙进行空间隔断,砌体墙中设置构造柱,用以保证砌体填充墙的抗震性能。现有的建筑物构造柱的施工材料主要为钢筋和混凝土,首先在建筑物设计构造处的上层梁和下层梁的对应位置开设植筋孔,将竖直钢筋插入到植筋孔内,再对钢筋进行绑扎。绑扎之后再在构造柱的两侧(或者多侧)砌筑填充墙。待填充墙砌筑完成之后,在设计构造处之模板,并对其进行加固,再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等到模板内的混凝土凝结固定之后将模板拆除,此时,砌体填充墙及构造柱的施工结束。砌体填充墙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比较繁琐,尤其是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消耗大量的人力,使得施工周期延长,使用此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可以减少人力使用,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包括倾斜滑轨(1)、支撑架(6)、卷扬机(8)、移动小车(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直接置于水平地面上,所述倾斜滑轨(1)设置于支撑架(6)的上方,所述倾斜滑轨(1)的顶端下侧设置有定滑轮(2),所述卷扬机(8)设置在倾斜滑轨(1)的底部下端,所述卷扬机(8)上缠绕设置有牵引缆绳(3),所述牵引缆绳(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且与移动小车(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小车(4)滑动放置在两条倾斜滑轨(1)的上侧,所述移动小车(4)的上端设置有储料箱(5)。/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包括倾斜滑轨(1)、支撑架(6)、卷扬机(8)、移动小车(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直接置于水平地面上,所述倾斜滑轨(1)设置于支撑架(6)的上方,所述倾斜滑轨(1)的顶端下侧设置有定滑轮(2),所述卷扬机(8)设置在倾斜滑轨(1)的底部下端,所述卷扬机(8)上缠绕设置有牵引缆绳(3),所述牵引缆绳(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2)且与移动小车(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小车(4)滑动放置在两条倾斜滑轨(1)的上侧,所述移动小车(4)的上端设置有储料箱(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滑轨(1)包括两根两根平行放置的钢轨(101)和两根平行放置的中间支撑梁(102),两根所述中间支撑梁(102)固定连接在两根钢轨(101)前后两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后浇构造柱混凝土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焊接于两条钢轨(101)的下侧靠近中心处,且所述支撑架(6)底端和钢轨(101)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可固定轮(7),可固定轮(7)设置刹车功能,当四个可固定轮(7)在同一水平线上,并设置好整个装置的方向之后将可固定轮(7)固定进行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广,费立勇,李献红,彭超,姜文泰,李家铖,李伟,李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