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902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包括混凝土泵(1)、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泵(1)的出口连通的下水平输送管路(2)、下端口与所述下水平输送管路(2)的第二端连通的垂直管路(3)、与所述垂直管路(3)的上端口连通且位于浇筑楼层上方的上水平输送管路(7)、与所述上水平输送管路(7)的另一端连通的布料机,所述垂直管路(3)包括相互平行且具有设定距离的上垂直管路和下垂直管路,所述下垂直管路的上口与上垂直管路的下口之间连接有水平缓冲管路,所述水平缓冲管路的高度为120m~150m。该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对超高层建筑高强混凝土浇筑作业效率较高,质量较高,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超高层建筑已经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超高层建筑往往会成为城市或者各个区域标志性的建筑。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商品砼泵送施工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但是,对于高度超过200m的高强砼泵送,因施工难度大、场地受限制、混凝土原料的砼强度高、粘度大等问题导致施工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综上,如何有效地解决超高层建筑高强混凝土浇筑较为困难,施工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该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对超高层建筑高强混凝土浇筑作业效率较高,质量较高,成本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包括混凝土泵、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泵的出口连通的下水平输送管路、下端口与所述下水平输送管路的第二端连通的垂直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泵(1)、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泵(1)的出口连通的下水平输送管路(2)、下端口与所述下水平输送管路(2)的第二端连通的垂直管路(3)、与所述垂直管路(3)的上端口连通且位于浇筑楼层上方的上水平输送管路(7)、与所述上水平输送管路(7)的另一端连通的布料机,所述垂直管路(3)包括相互平行且具有设定距离的上垂直管路和下垂直管路,所述下垂直管路的上口与上垂直管路的下口之间连接有水平缓冲管路,所述水平缓冲管路的高度为120m~150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泵(1)、第一端与所述混凝土泵(1)的出口连通的下水平输送管路(2)、下端口与所述下水平输送管路(2)的第二端连通的垂直管路(3)、与所述垂直管路(3)的上端口连通且位于浇筑楼层上方的上水平输送管路(7)、与所述上水平输送管路(7)的另一端连通的布料机,所述垂直管路(3)包括相互平行且具有设定距离的上垂直管路和下垂直管路,所述下垂直管路的上口与上垂直管路的下口之间连接有水平缓冲管路,所述水平缓冲管路的高度为120m~150m。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的数量为两套,对应的两套所述上垂直管路和下垂直管路在水平缓冲管路处反向对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平输送管路(2)、上水平输送管路(7)和垂直管路(3)均为超高压耐磨管,当所述垂直管路(3)的高度大于200m时,所述垂直管路(3)的内径相等,200m以上垂直管路的壁厚小于200m以下垂直管路的壁厚。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垂直管路与水平缓冲管路之间以及所述水平缓冲管路和上垂直管路之间均通过90°大弯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超高层建筑的高强混凝土浇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平输送管路(2)上在距离所述混凝土泵19-11m处设置有水平截止阀(6);
所述垂直管路(3)上在第一次穿越楼层处设置有竖向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灿杨卫平温大放陈波熊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