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凤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901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柱;支撑台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夹紧板;支撑台上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与滑动立杆周侧面滑动配合;支撑柱一侧面开设有条形安装孔;T形支撑杆一端贯穿条形安装孔内部;转动杆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形结构;驱动齿形结构周侧面啮合有齿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滑槽、夹紧板、滑动立杆、T形支撑杆、驱动齿形结构、齿条和螺纹杆的设计,可实现夹紧板与支撑台之间距离的灵活调节,满足不同厚度建筑模板的夹紧,夹紧效果好,不易松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现有的建筑模板夹紧装置结构复杂,一般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容易松动,固定效果不佳,不易根据建筑模板的厚度进行夹板间距的灵活调节,操作麻烦。因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用来解决上述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通过第一滑槽、夹紧板、滑动立杆、T形支撑杆、驱动齿形结构、齿条和螺纹杆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建筑模板夹紧装置结构复杂,一般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容易松动,固定效果不佳,不易根据建筑模板的厚度进行夹板间距的灵活调节,操作麻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撑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01);所述支撑台(101)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柱(102);所述立柱(102)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3);所述第一滑槽(103)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夹紧板(104);所述夹紧板(104)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滑动立杆(105);/n所述支撑台(10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部与滑动立杆(105)周侧面滑动配合;/n所述滑动立杆(105)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支撑杆(106);/n所述支撑柱(1)一侧面开设有条形安装孔(107);/n所述T形支撑杆(106)一端贯穿条形安装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101);所述支撑台(101)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柱(102);所述立柱(102)一侧面开设有第一滑槽(103);所述第一滑槽(103)内部通过滑块固定连接有夹紧板(104);所述夹紧板(104)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滑动立杆(105);
所述支撑台(101)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内部与滑动立杆(105)周侧面滑动配合;
所述滑动立杆(105)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支撑杆(106);
所述支撑柱(1)一侧面开设有条形安装孔(107);
所述T形支撑杆(106)一端贯穿条形安装孔(107)内部;
所述条形安装孔(107)一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08);所述转动杆(108)一端贯穿支撑柱(1)一侧面;
所述转动杆(108)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齿形结构(109);所述驱动齿形结构(109)周侧面啮合有齿条(110);所述齿条(110)一端与T形支撑杆(106)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模板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安装孔(10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凤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