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结构及其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87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及其铺设方法,防水卷材结构包括中间胎基层、位于胎基层两侧的上粘结层和下粘结层,以及位于上粘结层上的上防水层和位于下粘结层下的下防水层,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小于胎基层的宽度,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小于胎基层的宽度,且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把防水卷材结构拼接成一整个平面厚,会在上防水层之间形成宽度为0.5‑1cm的开口,可以有效避免相邻的防水卷材结构之间的抵触、隆起,进而卷曲等现象。在开口处涂覆界面防水胶涂料,界面防水胶涂料可以有效地与上防水层和胎基层结合在一起,形成致密的连接结构,改善整个防水层的憎水性、防水性和抗渗透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卷材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水卷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的顶部的施工过程中,防水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最常用的防水方法是在完工的建筑物顶部铺设防水卷材。随着防水卷材的需求越来越大,人们对防水卷材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抗老化、耐腐蚀、防水、疏水、除菌等各类性能的防水卷材层出不穷。其中,最受关注的还是防水卷材的基础性能,即防水性。目前,防水性能优异的防水卷材在实验条件下的防水效果都很理想,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存在无法将防水卷材的实验防水性能充分发挥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防水卷材的连接部的结构设计和铺设技术等存在不足导致的。最初,人们直接采用将相邻的两片防水卷材进行拼接成一个平面的方式来铺设防水卷材,这种铺设技术对防水卷材的连结部没有任何特别的结构要求。但是拼接区域会存在一条缝隙,这条缝隙会导致渗水的情况发生。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应力、老化等各种原因会使得该拼接区域的防水卷材容易在该区域发生卷曲、隆起等问题,使得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大大折扣。后来,人们尝试将相邻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包括中间胎基层、位于胎基层两侧的上粘结层和下粘结层,以及位于上粘结层上的上防水层和位于下粘结层下的下防水层,在宽度方向上,上防水层与胎基层的一边对齐,下防水层与胎基层的另一边对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小于胎基层的宽度,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小于胎基层的宽度,且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其中,胎基层上未粘附上防水层的区域为下搭接区域,胎基层上未粘附下防水层的区域为上搭接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包括中间胎基层、位于胎基层两侧的上粘结层和下粘结层,以及位于上粘结层上的上防水层和位于下粘结层下的下防水层,在宽度方向上,上防水层与胎基层的一边对齐,下防水层与胎基层的另一边对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小于胎基层的宽度,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小于胎基层的宽度,且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小于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其中,胎基层上未粘附上防水层的区域为下搭接区域,胎基层上未粘附下防水层的区域为上搭接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搭接区域上设置有凹槽结构,所述上搭接区域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结构匹配的凸起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横截面可以为矩形、梯形、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基层与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差为3-5cm;所述胎基层与所述下防水层的宽度差为2-4cm;所述下防水层与所述上防水层的宽度差为0.5-1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悦浪建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