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82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包括储存桶和密封装置,防护板储存桶的内部设置有储存腔,并且储存桶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防护板密封装置包括电动缸和真空泵,防护板电动缸和真空泵均布置在储存桶的顶端,其通过电动缸,便于密封板和密封圈向下密封滑动至与油墨的顶端表面接触,并通过真空泵和抽气软管,便于将密封板向下时密封板和油墨顶部之间的空气抽出至外界,通过透气网,便于抽出空气时避免油墨被误抽出,使密封板和密封板底端的部份储存腔形成密封真空的腔室,能避免油墨表面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减少油墨结皮现象,从而减油墨的浪费,同时保持油墨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墨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油墨在存储的过程中,因过热氧化、渗透、挥发、蒸发等干燥,造成油墨在存储过程中其表面层与空气接触,植物油的氧化或有机溶剂的挥发,导致了油墨体系聚合等作用形成的凝胶,当印刷油墨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其表面就会被一层分子所覆盖,这时即使采用补加溶剂或油脂以减少油墨的浓度,但已经结皮(凝胶)的表面也不可能再容纳更多的分子,造成油墨的浪费,同时降低油墨的品质。为此,中国专利号为CN201520449557.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油墨储存装置,包括内桶体和外桶体,内桶体的外壁和外桶体的内壁之间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内设有冷却介质,外桶体的桶壁上设有冷却介质加料口和冷却介质出料口,内桶体的内腔为油墨储存腔,油墨储存腔的内壁设有一层隔膜,内桶体上顶端面设有油墨出料口,油墨出料口贯穿外桶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外桶体的外部,内桶体的底部外侧面中心处和外桶体的底部内侧面中心处通过转轴连接,其不仅能够防止油墨在储存时受热挥发,还能够避免油墨分层、黏度增大而不易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桶(1)和密封装置,所述储存桶(1)的内部设置有储存腔,并且储存桶(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电动缸(2)和真空泵(3),所述电动缸(2)和真空泵(3)均布置在储存桶(1)的顶端,并且电动缸(2)的底部输出端穿过储存桶(1)的顶端并伸入至储存腔内,电动缸(2)的底部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的圆周外壁与储存腔的圆周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真空泵(3)的底部输出端连通有抽气软管(6),密封板(4)的顶端开设有抽气孔,抽气软管(6)的底端与抽气空连通,抽气孔处安装有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桶(1)和密封装置,所述储存桶(1)的内部设置有储存腔,并且储存桶(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电动缸(2)和真空泵(3),所述电动缸(2)和真空泵(3)均布置在储存桶(1)的顶端,并且电动缸(2)的底部输出端穿过储存桶(1)的顶端并伸入至储存腔内,电动缸(2)的底部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4),所述密封板(4)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的圆周外壁与储存腔的圆周内壁密封滑动连接,真空泵(3)的底部输出端连通有抽气软管(6),密封板(4)的顶端开设有抽气孔,抽气软管(6)的底端与抽气空连通,抽气孔处安装有透气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桶油墨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4)的顶部布置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多根连接杆(8),多根连接杆(8)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莱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