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友联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82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包括带出液口的外盖、内盖和与外盖连接的中空瓶颈;中空瓶颈包括第一瓶颈和与第一瓶颈连接的至少一个伸缩瓶颈,第一瓶颈用于与容器口的内壁过盈配合,伸缩瓶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瓶颈的内径;内盖可拆卸的连接外盖或伸缩瓶颈。通过上述结构,从而使容器多了个类似漏斗的装置,从而将大口径容器的容器口变小,从而能很好的防止液体股状灌出,或漏到容器外壁;且不会影响原有的工艺或容器结构,仅需多增加一个工艺即可,有利于商业需要,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盖子,具体为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
技术介绍
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现有技术。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大口径容器,如5L的食用油桶,其在需要大量倒出其内的油时,由于倾斜度较大,常出现油股状灌出的情况,容易拿捏不稳油桶。同时,由于口径大,倒出油后摆正油桶,油容易沿油桶口流到油桶上,给使用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若采用小口径的容器口,就很少出现上面的问题了。但由于工业制造的需要,要将液体灌入体积大的容器内,出于效率的考虑,又必须将容器口设计成大口径,才能方便灌装,提高灌装效率。目前,使用者使用大口径容器倒液体时,一般都只能将倾斜角度控制在比较小的程度,防止液体股状灌出,或漏到容器外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包括带出液口的外盖;与所述外盖连接的中空瓶颈,包括第一瓶颈和与所述第一瓶颈连接的至少一个伸缩瓶颈;所述第一瓶颈用于与容器口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伸缩瓶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瓶颈的内径;内盖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外盖或所述伸缩瓶颈。可选的,所述第一瓶颈与所述伸缩瓶颈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伸缩瓶颈能收缩和伸出所述第一瓶颈。可选的,所述伸缩瓶颈为可折叠伸缩的瓶颈。可选的,所述外盖设有内螺纹,所述容器口设有与所述外盖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伸缩瓶颈与所述外盖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瓶颈的开口端固定设有限位件,所述出液口设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或限位圈。可选的,所述内盖设有外螺纹,所述出液口设有与所述内盖相适配的内螺纹。可选的,所述内盖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瓶颈设有与所述内盖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内盖连接有提手。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与所述内盖的中心线活动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伸缩瓶颈包括第二瓶颈和能够收缩和伸出所述第二瓶颈的第三瓶颈,所述第二瓶颈的内径大于第三瓶颈的内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外盖设置与之连接的第一瓶颈和伸缩瓶颈,从而使容器多了个类似漏斗的装置,从而将大口径容器的容器口变小,从而能很好的防止液体股状灌出,或漏到容器外壁;且不会影响原有的工艺或容器结构,仅需多增加一个工艺即可,有利于商业需要,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2、可通过工具将第一瓶颈与容器口分离,便于向容器重新灌入液体;3、采用伸缩瓶颈,仅需配合原有的容器口即可,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4、提手与内盖的中心线重合,使上提时能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能更好的提起盖子。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可以通过以下的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盖合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打开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盖合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打开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打开时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盖合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向上拉开瓶颈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打开时的示意图;图9为折叠伸缩的瓶颈的示意图。其中:1-外盖;2-内盖;3-第一瓶颈;4-第二瓶颈;5-第三瓶颈;6-容器口;7-容器;8-提手;9-出液口;10-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作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如图1或2或3或4或5,所示,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包括带出液口9的外盖1;与所述外盖1连接的中空瓶颈,包括第一瓶颈3和与所述第一瓶颈3连接的至少一个伸缩瓶颈;所述第一瓶颈3用于与容器口6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伸缩瓶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瓶颈3的内径;内盖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外盖1或所述伸缩瓶颈。第一瓶颈3与容器口6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将第一瓶颈3固定在容器口6不移动,为本申请的盖子提供着力点,不易在上提时被提出。当然,也可通过工具等将第一瓶颈3与容器口6分离,便于向容器7重新灌入液体。使用者在使用大口径容器时,仅需将本申请的盖子的第一瓶颈3按压进容器口6,再向上提起外盖1,即可使容器多了个类似漏斗的装置,从而将大口径容器的容器口变小,从而能很好的防止液体股状灌出,或漏到容器外壁。本申请的盖子也可在灌装时就装入,作为成品一同卖给消费者。如在液体灌装完毕后,通过流水线将本申请的第一瓶颈3安压进容器口6,使第一瓶颈3与容器口6过盈配合,从而将本申请位于容器口6内,最后再将外盖1与容器口6的外壁适配即可。采用本申请的盖子,不会影响原有的工艺或容器结构,仅需多增加一个工艺即可,有利于商业需要,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如图1或2或3或4或5所示,所述第一瓶颈3与所述伸缩瓶颈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伸缩瓶颈能收缩和伸出所述第一瓶颈3。所述至少一个伸缩瓶颈包括第二瓶颈4和能够收缩和伸出所述第二瓶颈4的第三瓶颈5,所述第二瓶颈4的内径大于第三瓶颈5的内径,如图1或2或3或4或5或7或8所示。伸缩瓶颈也可不止两个,可多个进行重叠设置。柔性材料可以是塑料等。也可,如图9所示,所述伸缩瓶颈为可折叠伸缩的瓶颈,包括第一瓶颈3和折叠伸缩式的瓶颈。采用上述伸缩瓶颈,在不需要倒液体时,本申请的盖子可以收缩回容器口6内,从而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需要倒液体时,使伸缩瓶颈伸出容器口6即可。外盖1可与伸缩瓶颈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或外盖1与伸缩瓶颈一体成型,如图1或2所示。所述内盖2设有外螺纹,所述出液口9设有与所述内盖2相适配的内螺纹,内盖2通过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出液口9连接,从而用于封闭或打开出液口9。上述结构适用于容器口6的外壁为无螺纹结构的容器,外盖1与容器口6的外壁适配,当需要打开时,直接将外盖1向上提即可,如图2或7所示;再将内盖2旋离外盖1,如图8所示,即可倒出液体。当需要关闭时,将内盖2旋入外盖1的出液口内,如图7所示;再下压外盖1,使之与容器口6的外壁紧密贴合,如图1或6所示,即完成关闭操作。也可,所述外盖1设有内螺纹,所述容器口6设有与所述外盖1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伸缩瓶颈与所述外盖1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第三瓶颈5可于出液口9内上下移动。所述内盖2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瓶颈设有与所述内盖2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将内盖2与伸缩瓶颈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来打开或封闭出液口9。所述内盖2连接有提手8,如图6或7所示。需要打开时,先将外盖1旋离容器口6,再向上提提手8,即可将第三瓶颈5上提。由于第二瓶颈4的直径大于出液口9的直径,第二瓶颈4上移时带动外盖1一起向上移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出液口(9)的外盖(1);/n与所述外盖(1)连接的中空瓶颈,包括第一瓶颈(3)和与所述第一瓶颈(3)连接的至少一个伸缩瓶颈;所述第一瓶颈(3)用于与容器口(6)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伸缩瓶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瓶颈(3)的内径;/n内盖(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外盖(1)或所述伸缩瓶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出液口(9)的外盖(1);
与所述外盖(1)连接的中空瓶颈,包括第一瓶颈(3)和与所述第一瓶颈(3)连接的至少一个伸缩瓶颈;所述第一瓶颈(3)用于与容器口(6)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伸缩瓶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瓶颈(3)的内径;
内盖(2)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外盖(1)或所述伸缩瓶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颈(3)与所述伸缩瓶颈通过柔性材料连接;所述伸缩瓶颈能收缩和伸出所述第一瓶颈(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瓶颈为可折叠伸缩的瓶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设有内螺纹,所述容器口(6)设有与所述外盖(1)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伸缩瓶颈与所述外盖(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大口径容器的盖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联
申请(专利权)人:王友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