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82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旨在一种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而临时修建的围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若干定位锥、若干基筒、若干隔板;所述定位锥通过静压植桩机植入岩石层内,所述定位锥上方安装所述基筒,所述各个基筒之间用所述隔板连接,所述滤网活动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稳定,模块化单元式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桩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
技术介绍
水下桩基施工显然比旱地施工要复杂困难得多,尤其在深水急流的大河海中修筑桩基更为困难。为了适应水中施工的环境,必然要增添浮运沉桩及有关的设备和采用水中施工的特殊方法。当前深水中水下桩基的施工常采用围堰法、吊箱法、套箱法以及沉井结合法等方法,而其中围堰法为其中最常用的方法,而围堰法中最常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施工,而钢板桩围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或海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因此本设计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地形多场景的,且施工难度较低的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以满足各类环境下的要求。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包括若干定位锥、若干基筒、若干隔板;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锥呈锥体,所述基筒与所述定位锥焊接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锥上方,所述定位锥通过静压植桩机对所述基筒施加压力从而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包括若干定位锥、若干基筒、若干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锥呈锥体,所述基筒与所述定位锥焊接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锥上方,所述定位锥通过静压植桩机对所述基筒施加压力从而将所述基筒与所述定位锥植入河床或海床底部,相邻两个所述基筒之间安装所述隔板围成一闭合区域,所述隔板与所述基筒均根据河床或海床深度上下堆叠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包括若干定位锥、若干基筒、若干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锥呈锥体,所述基筒与所述定位锥焊接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锥上方,所述定位锥通过静压植桩机对所述基筒施加压力从而将所述基筒与所述定位锥植入河床或海床底部,相邻两个所述基筒之间安装所述隔板围成一闭合区域,所述隔板与所述基筒均根据河床或海床深度上下堆叠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筒呈筒状且内部空腔,且所述基筒两侧分别设有对称设置的矩形凸起,所述矩形凸起与所述基筒同轴且等长,所述矩形凸起外侧壁上设有贯穿矩形凸起两端的“T”形滑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呈板状,所述隔板两侧还设有“T”形凸起,所述“T”形凸起沿着所述隔板两侧的末端三面设置,一个所述“T”形凸起安装在所述“T”形滑槽内并可上下滑动,通过所述“T”形凸起与所述“T”形滑槽的配合将所述隔板与所述基筒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桩基的围堰总成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隔板下部设有锥形凸起,位于最上方的所述隔板侧壁安装有施工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桩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辉周世健谢洪阳明扬罗靓郭晓钧帅美新喻勇张慧华余建杰严格吕锋冯超张米燕刘志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