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占中专利>正文

利用能级法确定放射性同位素在井中的径向位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77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利用能级法确定放射性同位素在井中的径向位置,是油田测试中的放射性测井方法。采用在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信号在未处理成方波之前,把信号按不同的电路门槛级别,分别输入到并行的同样的处理电路,门槛设置成2到3级并且要使输出的信号具有明显的差别,采取在模拟井中实际刻度的方法,找出同位素所在不同径向位置时,不同门槛级别输出信号的对应值,通过对测井结果的比较分析,判定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井。目前油田广泛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找漏和注液剖面测井,采用的是碘化钠晶体和光电倍增管为探测器的伽马测井仪,碘化钠晶体接收放射性同位素射入的伽马射线并产生光脉冲,然后经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脉冲信号,再经电路转换通过测井电缆传输到地面仪记录。用于确定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的专利和文献未曾查询到。由于存在同位素沾污和注入到射孔层径向深度不同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测井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确定注入的同位素所在典型径向位置的方法。本方法在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信号未经处理成方波之前,把信号按不同的电路门槛级别,分别输入到并行的同样的处理电路,门槛设置成2到3级并且要使输出的信号具有明显的差别,采取在模拟井中实际刻度的方法,找出同位素所在不同径向位置时,不同门槛级别输出信号的对应值,通过对测井结果的比较分析,判定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也就是同位素在油管及工具的内壁、油管及工具的外壁及套管的内壁、套管的外壁、水泥环外侧、同位素注入到地层的径向深度。实施例1最简洁的情况是采用双能级输出,能级1在同位素注入前后所测曲线分别为Q01、Q11;能级2在同位素注入前后所测曲线分别为Q02、Q12。对井下一个单层段,Q11与Q01叠合后得到面积为S1,Q12与Q02叠合后得到面积为S2,则有K=S1/S2,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不同,K值也会不同,通过与模拟井中实际刻度的特征值对照,就可以确定同位素在井中不同的径向位置。实施例2当同位素在不同的径向位置K值有混淆时,将采用三能级输出,能级1在同位素注入前后所测曲线分别为Q01、Q11;能级2在同位素注入前后所测曲线分别为Q02、Q12;能级3在同位素注入前后所测曲线分别为Q03、Q13。对井下一个单层段,Q11与Q01叠合后面积为S1,Q12与Q02叠合后面积为S2,Q13与Q03叠合后面积为S3,则有K1j=S1/S2,K2j=S1/S3。模拟井刻度特征值如下表 表中同位素所在每一个特定径向位置,都同时对应一对模拟井刻度特征值K,实际测井结果计算后两个K值同时满足模拟井中实际刻度的某一对特征值时,就可以确定同位素在井中的径向位置。权利要求利用能级法确定放射性同位素在井中的径向位置,是将井下探测器信号经电路处理后输出并记录,其特征是在脉冲信号未处理成方波之前,把信号按2至3个不同的门槛级别,分别输入到并行的同样的处理电路,通过对并行输出的测井结果对比分析,判定出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全文摘要利用能级法确定放射性同位素在井中的径向位置,是油田测试中的放射性测井方法。采用在光电倍增管输出的脉冲信号在未处理成方波之前,把信号按不同的电路门槛级别,分别输入到并行的同样的处理电路,门槛设置成2到3级并且要使输出的信号具有明显的差别,采取在模拟井中实际刻度的方法,找出同位素所在不同径向位置时,不同门槛级别输出信号的对应值,通过对测井结果的比较分析,判定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文档编号G01V5/00GK101029567SQ200610067209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安占中 申请人:安占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能级法确定放射性同位素在井中的径向位置,是将井下探测器信号经电路处理后输出并记录,其特征是:在脉冲信号未处理成方波之前,把信号按2至3个不同的门槛级别,分别输入到并行的同样的处理电路,通过对并行输出的测井结果对比分析,判定出同位素所在径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占中
申请(专利权)人:安占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